2016年5月18日 星期三

2016台灣部落格大賽文化藝術類佳作得獎感言

三年前開始寫部落格的時候,有點像是學術研究的副產品。我做台灣翻譯史有一段時間了,現有書目資料疑雲重重,有太多「不著譯者」的譯作,又有許多名作的譯本「大同小異」到不可思議的地步。文學翻譯尚無法靠機器翻譯,必有譯者;為何有那麼多的書都不說是誰翻譯的?原來在戒嚴時期,只要譯者人在大陸,譯作一律查禁,出版社為避免惹禍上身,紛紛匿名或塗改大陸譯者名字出版。

我這幾年為了追查戒嚴時期譯者的身份,在兩岸三地的圖書館和舊書店見過上千本早期譯本,但很多有趣的發現其實沒辦法用在學術論文上,所以就想試試看用部落格紀錄下來。在教書、翻譯、研究計劃、寫論文、開會、評鑑、審查之餘,偶爾找個空檔,把所思所見寫下來,還有人看,其實是蠻療癒的一件事。寫學術論文像演講,每一句話都要有憑有據,分析要深入,架構要完整,論證要清楚。相較之下,寫部落格或臉書文章有點像跟朋友聊天,買到一本沒看過的譯本,找找資料,知道一些有意思的事情,自己留下紀錄,也分享給愛書的同好。三年來,我從這樣的書寫中收穫很多。網友的的回應大都是溫暖鼓勵的,有時也有內行的朋友提供更多的資訊。追查譯者身份漸漸告一段落,我也開始注意台灣早期的譯本,如戰後流亡譯者的作品、反共作品、從日文轉譯的兒童文學,以及日治時期的譯本等。看著一篇篇的部落格文章,也是我自己學術研究的軌跡。

但從一開始,我的出發點就是為譯者正名:身兼譯者與翻譯研究者,為前輩譯者恢復名譽責無旁貸。解嚴已久,書目仍因循舊有的錯誤而不改,常讓我感歎轉型正義何在。我有時走在圖書館的書庫裡,看到署假名的譯作,都很想在書裡夾上一張紙條,寫道「這本其實是XXX在XX年翻譯的」,再蓋上ㄧ個「翻譯偵探事務所」的印章。但校正書目的工作十分龐雜,要把所有被塗改、隱匿的譯者名字都正確還原寫在書上,或至少在書目上加註解,還有漫漫長路要走。容我在此引用自己一篇論文《還我名字!-- 尋找譯者的真名》的話作結:

「綜觀為期數十年,數量驚人的翻譯偽書現象,當然是始於政府的禁書政策。但解嚴之後,出版社因循舊習而不改,加上學界與讀者的姑息優容,讓偽譯現象又延長了二十餘年,而且至今仍未釐清,對翻譯研究的影響甚大。最嚴重的是譯者失去了姓名、身分、與聲音,可以說是失去了人的溫度。每位譯者都是活生生的人,曾經生活在某個特定的時空,在某種特定的機緣下,翻譯了某些文學作品。他們的譯本帶有時代的痕跡,也帶有個人的印記與思想。而偽譯,不論是不署名、改名、署以編輯部名義、或是偽造初版年代,把1940年代的作品偽裝成1970年代的作品;或是刪去原譯者序跋,改用與譯者不相干的作品作者介紹或教授推薦;都抹滅了這些譯者身為人的溫度,也阻擋了我們了解自身的可能。翻譯史研究並不只是比對譯文和原文,更應該以譯者研究為核心,了解譯者生活與翻譯的社會環境,才能解釋他們的成就,也才能給我們啟發。文學翻譯的辨偽,除了學術研究上有其迫切性之外,也希望藉此向這批半世紀來都沒有獲得正視的前輩譯者致敬。」


2 則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