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4月12日 星期五

希見版本變主流---胡鳴天的好妻子

    這是早已偵破的案子,但正巧買到封面清晰的舊書。因此可誌一筆。
    手上的版本是1968年台北的大中國圖書公司版本,譯者署名胡鳴天,初版是1954年。其實這是章鐸聲1947年的譯本,上海春明出版社出版。章鐸聲譯本在國家圖書館和台灣分館都有藏書,因此很早就破了案。但即使台灣就有原譯本,各書目和台灣匯文網(國科會人文學中心補助)的資料都仍舊登錄譯者為胡鳴天。其實只要借出書來一翻即知。
    這個譯本在大陸並不多見,古籍網沒有,孔夫子只有一本,不像鄭曉滄版本或啟明的汪宏聲版本那麼常見。但是大陸流行的鄭曉滄譯本,台灣一次都沒印行過;啟明版本也只有台灣啟明印行過。反而是大陸很少見的章鐸聲譯本在台灣開枝散葉。大中國再版多次,至少有1954,1956,1958,1972,1975版本之外,1966年台中的義士出版社又印行一次,但未署名;1986年台南的文國出版社也出了一次,這次署名"編輯部",跟未署名的意思一樣。解嚴以後也還繼續印行,包括1989年台南的漢風出版社,和1996年台南的祥一出版社,都繼續用這個譯本。漢風版還把名字很奇特的二姊"蜀"改成"瓊","勞苙"改成"羅來",祥一版卻還照用"蜀"和"勞苙"。
    譯者章鐸聲生平不詳。但已知他譯的孤兒歷險記(湯姆歷險記)和頑童流浪記都在台灣印行多次,譯者署名皆用假名,像大中國出版這兩本書時也都署名"胡鳴天"。不過,同樣署名胡鳴天的小婦人卻不是章鐸聲譯的,而是林俊千的版本,一樣是上海春明出的。
    既然已知"胡鳴天"是莫須有的譯者,這些舊書到底有沒有價值呢?我也不知道。不過,也許就像印錯的郵票或鈔票一樣有其特殊價值,譯者名字造假的舊書,說不定有一天也會有其特殊的價值,至少見證了戒嚴時期下台灣翻譯文學的一頁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