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6月2日 星期二

十五少年和帝國主義

台灣啟明書局的「十五小豪傑」,係根據梁啟超譯本改寫


1954年台灣啟明書局的「十五小豪傑」,署名「啟明編譯所」,其實是重印上海啟明1940年的「十五小豪傑」,施洛英編譯。施洛英即施瑛(1912-1986),字慎之,筆名有王慎之、許慎之等,是啟明編輯,改寫了多本世界名著,都是從現有譯本改的,像是茶花女、伊爾文見聞錄等。

這本啟明版的「十五小豪傑」,人名有「武安」、「吳登」、「杜凡」、「莫哥」,看來似乎就是根據梁啟超1902年的「十五小豪傑」改的,因為梁啟超的這幾個人名是「武安」、「俄登」、「杜番」、「莫科」。施瑛版似乎把這幾個人名改得更像中文的人名。而其實這幾個人名也不是梁啟超擬的,而是日譯者森田思軒擬的。森田思軒1896年翻譯「十五少年」時,還在明治時期,漢字用的多,這幾個人名全用漢字,梁啟超只是照抄而已。比較一下施瑛和梁啟超的譯本:

梁啟超:
忽然砰匍一聲響起來,只見一堆狂濤,好像座大山一般,打將過來。那舵輪把持不住,陡地扭轉,將四個孩子都擲向數步以外了。內中一個忙開口問道,「武安,這船身不要緊嗎?」

施瑛:
突然震天動地的一聲響,一堆狂濤,好像一座銀色的大山一樣,萬馬奔騰的像雪洛船撲過來。幾個孩子力小,把持不住舵輪,陡的扭轉,把四個孩子,向好幾步之外,直拋出去。有一個孩子忙開口問著:「武安,這船身可不要緊嗎?」

同樣是譯自森田思軒的章士佼譯本(1939),最後這句對話是譯作「武安,船沒有出毛病嗎?」而森田思軒的日文是:「武安、船には異狀なさや」。所以看起來施瑛的確是從梁啟超譯本改的。
施瑛的序寫得很有趣,似乎又贊成冒險精神,又怕鼓吹帝國主義:
「歐美列強,稱霸海外,窮野孤島,都有白種人的足跡。一方面果然是帝國主義思想驅使,一方面未嘗不是少年們受了冒險小說的鼓舞,壯志凌雲,都想在海外開闢新大陸。我們自然不希望中國也到海外去找殖民地,然而把這一類的小說,當作少年們振頑興懦的補劑,諒來教育家總是首肯的吧。翻譯本書的徵意,就在於此。」
原來十五小豪傑(十五小英雄、十五少年漂流記、兩年的假期)還跟帝國主義有關係啊!

梁啟超的「十五小豪傑」,譯自森田思軒「十五少年」

森田思軒的「十五少年」,譯自英譯本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