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洋羅曼史曾經是台灣租書市場的主力之一,大概在1970年代到1980年代,皇冠、好時年幾乎月月都有新書。而其中維多莉亞・荷特更是堪稱西曼女王,從第一本《米蘭夫人》開始,本本暢銷:《彭莊新娘》、《藍莊佳人》、《孟園疑雲》、《孔雀莊上》、《虎跳情仇》、《千燈屋》、《猶大之吻》,不知陪伴了多少台灣的少女。
皇冠出版社的維多利亞・荷特系列,作者都署英文Victoria Holt |
上面這五本小說的書名都跟百年莊園有關:米蘭山莊、彭莊、藍莊、孟園、孔雀莊。女主角多半是知書達禮的貧家孤女,最常見的工作就是豪宅裡的家庭教師。豪宅主人總是有前妻(才會有小孩可以請家教),還有不可告人的家族秘密。家庭教師總會愛上脾氣不好的豪宅主人,但經歷某些生死關頭後,終成眷屬。這個公式從十九世紀的《簡愛》一直用到瓊瑤的《庭院深深》和《金盞花》,堪稱百年配方。維多利亞・荷特(Victoria Holt,本名Eleanor Hibbert,1906–1993)不是第一個羅曼史作家,前面除了寫《簡愛》的布朗忒之外,還有寫《蝴蝶夢》和《瑞秋表姐》的杜莫里哀(Daphne
du Maurier,1907-1989)。但荷特承先啟後,把這些配方發揮到極致,從1960和1980年代,深深影響了台灣的羅曼史文化,尤其是她的《米蘭夫人》和《彭莊新娘》,至今仍被不少粉絲奉為經典。
《米蘭夫人》(Mistress of Mellyn)原著於1960年連載於美國的婦女雜誌(The Ladies’Home Journal),台灣譯者崔文瑜因為丈夫常帶美國雜誌回家給她看,因此看到這篇小說,十分喜愛,即在《大華晚報》副刊連載譯文,從1960年九月開始連載,次年二月全書連載完畢,由皇冠出版社出版單行本。譯者還在後記中預告此書即將拍成電影,女主角是奧黛麗赫本,男主角是亞蘭德倫,可惜後來因故電影沒有拍成,否則也應該是經典名片了。根據皇冠早期版本的廣告,中廣和警察電台還曾經選播過米蘭夫人,可以想見暢銷程度。
皇冠1960年代版本封面 |
扉頁可見「曾經 中廣公司·警察電台 選作小說選播」字樣 |
1964年,《台灣日報》連載一篇仿作《古屋風雲》(作者為黃海),1965年台灣導演辛奇更把這個故事場景搬到台灣,拍成台語片《地獄新娘》,可見其影響力有多大。《地獄新娘》把場景從英國康瓦爾搬到台中梧棲,一開始的私奔意外場景從開往倫敦的火車出軌變成野柳往香港的遊艇翻覆,騎馬改為打高爾夫,小禮拜堂的死亡密室改為佛堂。其他人物設定與原作差不多,演小私生女的童星總是幽幽堅稱「頭家娘沒死!」,聽來讓人毛骨悚然。只是台灣沒有英國女家庭教師的傳統,梧棲的千金小姐也才小學一年級,硬是要請個全天候住在家裡的家庭教師十分詭異,除了每天叫小姐拿出數學課本做算術之外,也只能談戀愛了。羅曼史與女家庭教師這個職業密切相關,英國在十九世紀中期,約有兩萬五千名女家庭教師,是有錢階級家中必備,地位高於管家女傭,又低於主人。羅曼史搬到台灣,最難移植的就是這個不上不下的階級。瓊瑤的《金盞花》讓豪宅千金考大學落榜,男主人請家教來幫她準備考大學,還算說得通;其他小學生要請二十四小時的家教實在沒什麼道理。
台語片由金玫飾演女家庭教師,愛上柯俊雄飾演的豪宅主人 |
繼《米蘭夫人》之後,荷特1963年出版的Bride of Pendorric,也迅速出現中文譯本,由張時翻譯,名為《彭莊新娘》。書背印有「米蘭夫人作者Viotoria Holt最新傑作」等字樣,也可看出米蘭夫人多麼深入人心。荷特作品更是一部接一部出版中譯本,品牌形象明確,例如《孔雀莊上》的封面就有「米蘭夫人、彭莊新娘、孟園疑雲的作者得意新作」字樣,《藍莊佳人》的書背也有「米蘭夫人、彭莊新娘、孟園疑雲、孔雀莊上和千燈屋著者維多利亞・赫特精心傑作」字樣,互相拉抬,唯恐粉絲漏掉一本。
早期皇冠出版這系列書籍時,翻譯策略非常本土化。人物的譯名原則和傅東華的《飄》如出一轍:「米蘭山莊」有主人米康南和米靄琳父女,鄰居「巍登山莊」有藍比德和藍雪丹兄妹;社交圈有蔡夫人,下人有包奶奶、老戴、小帶子小笛子等。「彭莊」也有彭樂石和彭維娜姐弟;方家有方令騰和方斐文父女;韓家有韓白玲和韓寶玲姐妹;還有白爵士、何太太、阿全、柯醫生和郝牧師一干人等。中文都極其流暢,四字成語俯拾皆是,從「風流倜儻」、「巧奪天工」到「魚雁往返」、「紅男綠女」,連「古今中外」都出現了,可以感覺譯者在下筆時是多麼行雲流水。好時年在1981年重出《米蘭夫人》(張桂越翻譯),人名策略參考舊譯,女主角還叫李瑪莎,山莊主人則改為崔康南和崔艾文。男主人原名Connan TreMellyn,因此崔文瑜依照米蘭山莊取了米字,後張桂越則依原文取了崔字。但1996年國際村文庫重出的《潘莊新娘》(石雅芳、邱敏東譯),人名譯法就完全不是如此了: 男主角從彭樂石變成洛克.潘,新娘從方斐文成了菲芙兒。皇冠版的開場是:「自從我到彭莊之後,時常暗嘆世事滄桑,禍福無常。」而新版則是:「在去潘莊後,我驚奇的發現:人生的變化如此之迅猛、如此之猝不及防。」可以從譯文中體會時代氛圍的轉變。
《彭莊新娘》有人物簡介,可以看到方斐文、彭樂石這些歸化的人名 |
1990以後,一來荷特過世;二來版權法開始實施,創下30年榮景的西洋羅曼史也隨之慢慢退潮,現在租書店裡陳列的羅曼史幾乎都是華文創作的天下了。
《米蘭夫人》的譯者文瑜,本名崔以寬,1936年生,河北昌黎人,1948年隨家人來台,台大外文系畢業。這是她第一本譯作,一砲而紅,後來繼續翻譯了不少小說,有時署名「崔文瑜」。《彭莊新娘》的譯者張時,本名張以淮(1929-2006),福建莆田人,是流亡學生,台大機械系畢業,曾因白色恐怖入獄,是相當多產的譯者。雖然兩位譯者沒有統一用詞,例如崔文瑜用「康瓦爾郡」,張時用「康華郡」,但兩位譯者的文筆一流,維多利亞・荷特能夠暢銷經年,起始的兩位代言人功不可沒。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