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9月9日 星期日

又見春明:天方夜譚破案記

大中國出版社的《天方夜譚》,1955年出版,署名「胡鳴天」譯,早知是假名。「胡鳴天」譯的《小婦人》、《好妻子》、《孤兒歷險記》、《頑童流浪記》、《傻子旅行記》、《茶花女》、《魯濱遜漂流記》等都已經查出是1949年以前的中國大陸譯本,《天方夜譚》自然也不會例外。問題是,我始終沒查到這本的源頭。這個版本是白話本,收十三篇故事,楊家駱在世界書局版的《一千零一夜》序中提到九個譯本,我一一對過了,都不是源頭。古籍網能找的《天方夜譚》、《天方夜談》、《一千零一夜》也都找了,也都不是。於是這個案子就擱了幾年。

大中國圖書版,署名「胡鳴天」譯,1955年出版,實為林俊千譯本

所謂「胡鳴天」譯本的第一頁,書名為「天方夜談」

今年暑假在香港逛舊書店時,居然看到一本1978年的《一千零一夜》,版本不是特別舊,但書上明明白白署名「林俊千」譯,而且內文依稀就是我找了好幾年的「胡鳴天版天方夜譚」。大喜過望,回台灣後多方查證,終於在孔夫子網看到一頁內頁,證實是春明書店林俊千的版本。春明是通俗書店,不是名家手筆,所以楊家駱沒提,古籍網也沒有這本。還好這家香港出版社雖然改了書名,但留下了譯者「林俊千」的名字,才終於順利破案。
1978年香港王氏出版社版本,署名「林俊千」

1948年上海春明的《天方夜譚》,林俊千譯
春明的正文題名為「天方夜談」
春明版權頁。陳兆椿之子陳冠英來台,在1953年被判死刑。

林俊千是春明的寫手,作品很多。但有些作品似乎與前人譯作有點相似。如這本《天方夜譚》,所收篇數、順序和包天笑、屺瞻生合譯的《語體天方夜談》(中華書局,1928)完全一樣。

中華書局的《語體天方夜談》版權頁

序也很類似:

     「本書的根據是英國Lane氏的譯本,據他說是從亞拉伯本子上譯下來的。...但可惜他這本 文體
       雖然寫得很好,而且似乎是經過整理的,但是卻缺少故事的第一節,難免有美中不足之憾。因         此我又參照別的譯本,把牠補足了。」(林俊千序)

      「...比較完善的本子,是英國Lane氏所譯的一本,他是從阿拉伯一本本子上譯下來的。...但是這
       書也有一個缺憾,他把開首第一段的故事,竟略而不詳。...所以我更參照別本,簡單增補一              下。」(包天笑、屺瞻生序)

但這聽起來有點不合理,Edward Lane的The Thousand and one nights 是兩冊巨著,當然不只十二個故事,開頭也很完整。看來包天笑他們根據的是某個選本,只選了十二個故事,他們自己再補一個開頭,作為第一個故事。林俊千則可能像啟明的編輯,做的是語內翻譯,翻的更白話一些。例如包譯第一篇「記漁父」,林俊千譯為「聰明的漁翁」;包譯第二篇「異馬記」,林俊千譯為「魔馬的故事」,包譯「剃匠言」,林譯「理髮匠的故事」等;行文也有不少沿用包譯詞彙的地方。

天笑生、屺瞻生譯本目錄
林俊千譯本目錄
一千零一夜
故事的開端
記漁父
聰明的漁翁
異馬記
魔馬的故事
求珍記
亞米德王子
致富術
致富的秘術
神燈記
奇怪的燈盞
橄欖案
橄欖奇案
記馬奇亞那殺盜記
智婢殺盜記
非夢記
阿寶哈生
能言鳥
三姐妹
談瀛記
孫柏達航海奇遇記
剃匠言
理髮匠的故事
魔媒記
奇異的神像

行文至此,忽然想起包天笑的翻譯語言是日文啊!屺瞻生查來查去,最有可能的是留日的畫家朱屺瞻(1892-1996)。這麼一來,包天笑他們是不是用了某個日文譯本啊(當然是根據Edward Lane的英譯本選輯的,可能朱在日本只買到其中一冊?所以沒有開頭?)讓我們繼續查下去......

2018年9月5日 星期三

夢幻組合?林語堂翻譯的安徒生?

日前在瀏覽國家圖書館書目時,見到一筆《丹麥童話集》,譯者竟是林語堂。真的假的?立刻上網借閱。沒想到剛借了書就下起傾盆大雨來,但林語堂到底有沒有譯過安徒生,到底是一段不為人知的佳話,還是一場騙局,不解決實在心裡難受,只好冒雨出門。
1954年香港百樂書店出版的《丹麥童話集》

版權頁譯者署名「林語堂」,原著者署名「安徒生」


這本《丹麥童話集》是香港百樂書店出的,1954年出版,收十五則童話,書前有「譯者小序」,明明白白署名「林語堂」。版權頁也清楚署名「林語堂」,而且作者還署名「安徒生」。字體排版清晰美觀,但這篇譯者小序,一看就不是林語堂的手筆:

「丹麥不僅在農業方面被人稱讚,就是在教育方面說來,也是一個很進步的國家。牠們國內,幾乎沒有一個人不識字。---和我國有五千年的文化,時常自誇開化最早的,全國不識字的人竟佔百分之八十以上,真是無可比擬了。.....我並不是長他人志氣,滅自己威風,連連地說了許多話,要把丹麥和我國相比,這不過我一時想起,就此寫下了。」

譯者小序也署名林語堂

也不是說這段中文有問題,但太老實平常了,完全不是林語堂那一筆風流瀟灑、嬉笑怒罵的手筆。所以我覺得這不是林語堂的。回家上網搜尋一番,果然這本是許達年翻譯的《丹麥童話集》,跟林語堂一點關係也沒有。

號稱林語堂譯本的首頁

許達年譯本首頁,與「林語堂譯本」完全一樣



1934年上海中華書局出版的《丹麥童話集》封面

許達年的《丹麥童話集》,1934年上海中華書局出版,由大戶喜一郎的日譯本轉譯。這篇「譯者小序」也是許達年寫的,文末署「達年 二二、十二、二」,是1933年年底寫的。

中華書局版的譯者小序,署「達年」


這個版本在台灣還有一個「呂津惠」版,1957年新陸書局出版,書名改為《世界童話集》,但「譯者小序」照錄,所以雖名為世界童話,序裡卻都在講丹麥,頗不合常情。只是原來名為《丹麥童話集》,也沒說就是安徒生寫的,港版卻直接把原著作者掛上安徒生,台版比較收斂,作者寫「安徒生等」。也不知這十五篇裡面,有沒有安徒生的作品。

以假名「呂津惠」發行的《世界童話集》

譯者小序照錄,但沒有署名
新陸版版權頁,原著者署「安徒生等」

新陸版的首頁,內文與上述兩本相同

結論:林語堂真的沒有翻譯安徒生

又,許達年的譯本是根據大戶喜一郎的《デンマルク童話集》轉譯的,我查了日本國會圖書館,發現這本是昭和四年(1929)金蘭社出版的「世界童話叢書」第14編,收十五則童話,包括「金色の羽根」、「牛の角は四本!」⋯⋯「沼の大男」,許達年的譯本完全按照大戶喜一郎的順序,也同樣收十五則童話。

許達年現有資料都寫生平不詳,只知編過中華書局的「小朋友」雜誌。但我意外在戰後政治案件及受難者資料庫看到許達年的名字:浙江嘉興人,而且職位是啟明書局台灣分局經理,看來頗有可能是他。許達年經理因為數次攜帶美金到香港,違反國家總動員法(看來本來是想指控他資匪,但查無證據),被判刑八年。有了這條線索,我又在《台灣百年圖書出版年表(1912-2010)》看到1947年七月,中華書局台灣分局成立,負責人就是許達年。這就更確定了:許達年戰後來台灣了,一開始是在中華書局的台灣分局工作,後來轉任台灣啟明書局經理時被判刑八年,也可以解釋為何中國大陸的資料都找不到這個人。不過許多政治犯出獄後繼續活躍文壇,許達年卻從此消聲匿跡,不知所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