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6月22日 星期六

隨著愛國教育退流行的兒童名著--愛的教育

在這個赤禍氾濫,共匪毀滅人性,製造慘絕人寰的逆流聲中,本書的確是一個最有效的當頭棒喝。迷途忘返的人們,讀了本書,人人都會泣下霑巾,立時憬悟。少年學生,讀了本書,決不會再成太保型的青年,也決不會再變成沒有國家觀念的狂徒了。
1956年新陸版譯者序言

什麼書這麼神奇? 原來是小時候很流行的《愛的教育》。提到《愛的教育》,很多人都會想到國小課本中的譯者夏丏尊,那麼少見的「丏」字,跟乞丐的「丐」字到底差在哪裡,相信是不少小朋友的噩夢;還有那個超長的地名「布宜諾斯艾利斯」,也是出自課文「萬里尋母」。但其實台灣除了夏丏尊之外,還有其他的譯本,包括最早的中譯本《馨兒就學記》。《馨兒就學記》是包天笑譯自日譯本的文言文版本,初版時間是1909年,台灣還在日據時期。台灣商務1976年重印發行時,誤以為這本書是包天笑的著作,編輯馬持盈還一段一段把文言文譯成白話文。關於《馨兒就學記》的來龍去脈,陳宏淑教授有很精彩的論文,可以參考〈譯者的操縱:從Cuore 到《馨兒就學記》〉。這篇文章登在《編譯論叢》上,網上有全文(http://ej.naer.edu.tw/CTR/v03.1/ctr030121.pdf)

今天要談的卻不是夏丏尊,也不是包天笑,而是另一位鴛鴦蝴蝶派的作家秦瘦鷗。因為台灣1956年新陸出版的這本《愛的教育》,署名「陶友白」,其實是秦瘦鷗1940年翻譯的《仁愛的教育》(上海:春江)。這本書原著是義大利文,包天笑和夏丏尊都是根據日譯本轉譯的,另一個台灣印行了好幾次的版本是林綠江的譯本(1946,上海春明),也是由日譯本轉譯,只有秦瘦鷗這本是根據英譯本轉譯的。春江書局初版時還是英漢對照版。新陸版引進時改為中文單行本,也改寫了秦瘦鷗原來的譯序,不過台中學海書局版卻完整保留了秦瘦鷗譯序,提到書名的考慮:

書名如果要譯的直率一些,我想最好是無過於「赤子之心」;但為著免得使讀者感覺太陌生起見,所以仍得和其他譯本用類似的名稱,僅僅根據書中事實,在「愛」字之外,另加一個「仁」字,因為裡面有許多的動作和言語,都不是「愛」的範圍所能包含的!

我就是根據這個線索,以「仁愛的教育」書名循線找到秦瘦鷗譯本,對照內文後確認以下這幾本都是同一來源。其中只有台南經緯書局維持英漢對照形式。秦瘦鷗在譯序中說自己原想儘可能直譯,但有時原句太長,無法一字一句的直譯,好在本書既屬華英對照,讀者自己也就不難一一覆按了!」這句話留在中文直排的台中學海書局版,破綻也未免太大了吧!

這本十九世紀義大利的小說,其實頗有鼓吹愛國教育的味道;在清末民初時風行日本及中國,多少也有相同的理念,希望教育小孩從小愛國。戰後台灣接收中國"民國時期"譯本遺緒,加上課本選入,至少有四種全譯版本在台灣發行,秦瘦鷗版本只是其中一種;節譯改寫版本更是不計其數。但這本書在歐美並不風行。我記得宏淑博士論文口試當天,輔大義大利文系的康華倫教授(Dr. Valentine)還跟我說,「這本書我們義大利已經沒有人看了,」因為這種愛國教育已經不符合現代教育理念,所以在英美也沒什麼譯本,倒是在講求愛國主義的日本和中國台灣頗為風行。也許由於愛國教育在台灣也褪流行了,現在教科書已經不再選入本書,現在的兒童看過這本書的也少了。但對我來說,我其實當年並不太意識到愛國的部分,倒是書中那些可愛正直的義大利小孩,像是那個半夜偷偷替爸爸抄書的啦,還有那個為了救小小孩而壓傷腳的啦,都永遠是我童年回憶的一部分。

1956年台北新陸書局出版,譯者署名陶友白,為秦瘦鷗1940年譯作


1959年台南經緯書局版,譯者署名林立文,英漢對照,其實是秦瘦鷗版本


1971年台中學海書局版,譯者無署名,也是秦瘦鷗版



2013年6月19日 星期三

蔣主席好忙:吳經熊的聖詠也要他來手訂一下

1946年商務版的聖詠釋義初稿,樞機主教田耕莘題字


    「聖詠」是天主教的稱呼,基督教稱為詩篇」,是舊約中的歌集。這本譯本全用中文古詩翻譯,五言的、七言的、四言的、騷體都有;當時白話合和本已通行半世紀以上,這樣的返古現象還蠻有趣的。更特別的當然是「蔣主席手訂」了
     商務1946年版附上老蔣的書信,雖然信上很客氣地說「惟不識外國文字不敢為足下臂助乃為畢生之遺憾」,但這本書出版時還是在書名上冠上「蔣主席手訂」五個字,不但封面如此,連版權頁也是如此。封面題字的是第一位亞洲的樞機主教田耕莘,還有于斌總主教和江蘇海門主教朱希孟作序,面子十足。
    譯者吳經熊(1899-1986)是法學教授,1920年代當過東吳大學(大陸的)法學院院長、南京立法院立法委員、上海法院院長等要職,還是中華民國憲法的起草人之一。為什麼法院院長要翻譯聖經呢? 根據于斌總主教的序:「數年前,主席囑吳子德生重譯新經及聖詠。吳子既銜命,即毅然屏擋一切,從事翻譯。」這不是宗教之事嗎,怎麼聽起來主席比主教還大呢,跟那些奉詔翻譯的佛教大師也差不多。 不但是主席交代,而且還親自動筆:「主席於萬機之餘,三閱譯稿,予以修正,加以潤色...其改善原稿之處,不一而足。」因此,「夫以一國之元首,重之以空前之戰事,竟能深思遠慮,躬親主持譯經之事。有史以來,未之前聞。今乃目睹之矣。此不特聖教之光,亦中華之幸也。」唐太宗還是請大學士去譯場幫忙潤筆,蔣主席連大學士都不用,自己提筆,比唐太宗還厲害。
     經文的內容,很多看來也很符合主席心境: 「雖在重圍,何所用攝。「雖聞凶音,無有恐怖。惟貞無畏,知敵必潰。「何列邦之擾攘兮,何萬民之猖狂。世酋蠡起兮,跋扈飛揚。」

不過這畢竟是有所本的,如有名的詩篇第二十三篇(合和本):
耶和華是我的牧者,我必不致缺乏。祂使我躺臥在青草地上,領我在可安歇的水邊。
 祂使我的靈魂甦醒,為自己的名引導我走義路。

詩篇本來是有韻的,合和本譯成直白散文,本來也有人批評。吳經熊以五言古詩來譯,的確是比較有韻文的味道:
主乃我之牧,所需百無憂。令我草上憩,引我澤畔遊。
吾魂得復甦,任育一何周? 更為聖名故,率我正道由。

只是沒想到蔣主席這麼忙,基督教的荒漠甘泉也要修訂,天主教的聖詠釋義也要修訂。




據說在防空洞中校閱三次

2013年6月13日 星期四

舊譯的老大哥: 新興出版社

攝影者: Wesley Holzer


許多大陸舊譯在台灣印行,最早都是由新興出版社引進。這家出版社的封面設計樸素,都是標題居中,黑底反白,字體與設計幾乎與上海的文化生活一模一樣。由於年代久遠,這套書很少在市面上流通,我只在古今書坊看過幾本。圖書館也要碰運氣,常常書目查到了,圖書館卻說已撤架報銷。照片中的這幾冊都藏於師大國文系圖。
    使用假譯者名也是從新興開始的。幾家老上海出版社來台,如商務和啟明,最多不署名,但不會用假名。只有像新興、新陸、大中國這種台灣冒出來的出版社才會用假名。新興的假名以兩個字為多,也是蠻有趣的現象,如「季芳」「宗侃」「顧隱」「卓儒」之類的。他們也用過不同假名出同一個譯本,如傅雷的《高老頭》就用過兩個假名,1955年版本用「宗侃」,1972版本改用「卓儒」。新興選書比60-70年代的正文整齊,多半是1940年代上海幾家出版社的譯作,不像正文還出了好幾本1920年代的譯作,有些甚至是文言文的。下表是我們已確定來源的47種新興偽譯,可以看出新興的全盛時期應該是在1954-1958年之間。



新興
來源
1
季芳(1954)《莫洛博士島》
李林黃裳(1948)《莫洛博士島》(上海:文化生活)
2
季芳(1954)《簡愛》
李霽野(1936)《簡愛自傳》(上海:生活)
3
季芳(1954)《基督山恩仇記》
蔣學模(1946)《基督山恩仇記》(上海:文摘)
4
宗侃(1954)《貝多芬傳》
傅雷(1946)《貝多芬傳》(上海:駱駝)
5
顧隱(1954)一個亞美利加的悲劇
鍾憲民(1945)人間悲劇(重慶:建國)
6
顧隱(1955)永恆的琥珀
傅東華(1948)虎魄(上海:龍門聯合)
7
顧隱(1955)慈母淚
傅東華(1949)慈母淚(上海:龍門聯合)
8
卓儒(1955)包法利夫人
李健吾(1948)包法利夫人(上海:文化生活)
9
卓儒(1955)葛萊齊拉
陸蠡(1936) 葛萊齊拉(上海:文化生活)
10
季芬(1955)迭更司評傳
許天虹(1949)迭更司評傳(上海:文化生活)
11
元鑫(1955)魔鬼的門徒
姚克(1936)魔鬼的門徒(上海:文化生活)
12
宗侃(1955)《亞爾培. 薩伐龍
傅雷(1946)《亞爾培. 薩伐龍(上海:駱駝)
13
宗侃(1955)《高老頭
傅雷(1946)《高老頭(上海:駱駝)
14
元鑫(1955)《塊肉餘生錄
董秋斯(1947)《大衛.科波菲爾(上海:駱駝)
15
元鑫(1955)《耶穌傳
薛誠之(1946)《耶穌傳(上海:東方書社)
16
海峰(1955)《匹克威克遊記
蔣天佐(1947)《匹克威克外傳(上海:駱駝)
17
海峰(1956)《孤雛淚
蔣天佐(1948)《孤雛淚(上海:駱駝)
18
海峰(1956)《奧列佛爾
蔣天佐(1948)《奧列佛爾(上海:駱駝)
19
羽軍(1956)《情感教育
李健吾(1948)《情感教育(上海:文化生活)
20
靜山(1956)《暴君焚城錄
費明君(1948)《你往何處去(上海:神州國光)
21
熙堯(1957)《凱旋門
朱雯(1948)《凱旋門(上海:文化生活)
22
尼娜(1957)《安娜.卡列尼娜
高植(1949)《安娜.卡列尼娜(上海:文化生活)
23
王元鑫(1957)《戰爭與和平
高植(1951)《戰爭與和平(上海:譯文)
24
宗侃(1957)《鐘樓怪人
陳敬容(1948)《巴黎聖母院(上海:駱駝)
25
宗侃(1957)《娜娜
焦菊隱(1947) 《娜娜(上海:文化生活)
26
江濤(1957)《魂歸離恨天
羅塞(1945)《魂歸離恨天(重慶:生活)
27
卓儒(1958)《福樓拜短篇小說集
李健吾(1936)《福樓拜短篇小說集(上海:商務)
28
熙堯(1958)《憂愁夫人
北芒(1948)《憂愁夫人(上海:國際文化)
29
編輯部(1958)《達拉斯公的狒狒
李劼人(1928)《達哈士孔的狒狒(上海:中華)
30
編輯部(1958)《啟示錄的四騎士
李青崖(1936)《四騎士(上海:商務)
31
白雲(1958)《阿篤兒夫
徐仲年(1943)《阿篤兒夫(上海:古今)
32
元鑫(1958)《帕爾瑪宮闈密史
徐遲(1948)《帕爾瑪宮闈密史(上海:圖書雜誌)
33
尼娜(1958)《幼年.少年.青年
高植(1944)《幼年.少年.青年(上海:文化生活)
34
宗侃(1958)《日尼薇
盛澄華(1946)《日尼薇(上海:文化生活)
35
宗侃(1958)《約翰.克利斯朵夫
傅雷(1947) 《約翰.克利斯朵夫(上海:駱駝)
36
雪塵(1958)《梅立克短篇小說選
陳西瀅(1947)《梅立克小說集(上海:商務)
37
顧隱(1958)《海上歷險記
焦菊隱(1949)《海上歷險記(上海:晨光)
38
逸秋(1958)《我的爸爸
楊潮(1946)《我的爸爸(上海:文化生活)
39
逸秋(1958)《朗費羅詩選
簡企之(1949)《朗費羅詩選(上海:晨光)
40
靜菁(1958)《雙雄義死錄
董時光(1948)《九十三年(上海:商務)
41
江海濤(1958)《有產業的人
羅稷南(1948)《有產者(上海:駱駝)
42
秀峰(1958)《鼠與人
羅稷南(1949)《鼠與人(上海:晨光)
43
編輯部(1958)《牧羊神
顧一樵(1943)《牧羊神(上海:商務)
44
編輯部(1958)《挪威短篇小說選
古有成(1937) 《挪威短篇小說集(上海:商務)
45
編輯部(1964)《意亂情迷
李青崖(1936)《四騎士(上海:商務)
46
靜山(1967)《你往何處去
費明君(1948)《你往何處去(上海:神州國光)
47
卓儒(1972)《高老頭
傅雷(1946)《高老頭(上海:駱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