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6年,《台南府城教會報》139 期刊登了一篇 Ti-hông tiⁿ-giân bi̍t-gí (提防甜言蜜語),還附上插圖,圖說是「烏鴉、山狗的圖」,圖裡的烏鴉叼著東西往下看,下面有一隻「山狗」(其實是狐狸)往上看。這個故事就是伊索寓言裡面的 “The Fox and the Crow”。可能因為台灣並沒有原生的狐狸,所以說故事的傳教士就用「山狗」來取代,非常符合翻譯的動態對等(dynamic equivalence) 原則。不過故事裡的這隻「台灣山狗」也太會唬爛了,居然對烏鴉說「你的毛好白好漂亮」,完全是睜著眼睛說瞎話吧!
漢羅版本和全羅版本取自師大台文所的「台灣白話字文獻館」,謹此致謝。又,「台語文典藏資料庫(第二階段)」也有收錄此篇,內容一樣,但題名為「知防甜言蜜語」:
有一隻烏鴉得肉tī樹頂teh-beh 食,有一隻山狗看見,就走來樹腳pho͘-tháⁿ--伊,講:「Chēng我一生m̄-bat看見鳥ê毛親像烏鴉兄你chiah 白chiah suí,你ê身軀亦不止整齊、標緻。今chiah-ê m̄ 免koh講,總--是你ê聲敢嶄然好聽,你ê聲若親像你ê身軀hiah suí,我扑算無半隻鳥敢佮你比。」Hit個烏鴉聽見伊ê甜言蜜語,腹肚內攏phū-phū滾,腳手ngia̍uh-ngia̍uh動,歡喜到擋bē-tiâu 。
若是teh想,這隻山狗敢會lî-lî-á僥疑我ê聲無到極好?想著哮hō͘伊聽,免得伊teh疑。抵仔開嘴teh哮,hit塊肉就ka-la̍uh 。Hit隻山狗咬hit塊肉做伊搖搖擺擺,直直khô直直去,chiàⁿ沿路笑這個烏鴉耳孔輕,會褒唆--tit。
有趣的是,1912的《語苑》上也有一篇〈狐狸與烏鴉〉的台譯,譯者是諸井勝治。不過諸井的譯文相較之下就簡約許多了:http://tysharon.blogspot.com/2016/06/blog-post_2.html
一隻烏鴉,咬一塊肉來在樹頂裡,適想要食的時,狐狸就對樹腳開聲講,「汝不時都好聲音在唱歌,今仔日亦著唱一條來給我聽咧!」烏鴉被伊賞讚,歡喜到要死,頜管伸長大聲鴉々哮一下,就在銜彼塊肉,磅一下落々來下腳,狐狸就隨時咬彼塊肉,走到樹林內去。
這個故事的英譯版本,多半是描寫烏鴉咬著一塊起司(a piece of cheese),不知為何這兩個台譯版本都改成「肉」。也許台灣當時沒有什麼人知道起司吧?
我從小到大看過得童話版本,全都是肉喔!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