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4月21日 星期日

冷戰時期的政論長青樹: 包可華專欄



    小時候家裡有訂聯合報,印象中常看到「包可華專欄」,但年紀幼小的我,自然以為包可華是姓包名可華的作家,只是為什麼又常看到另一個名字何凡呢?包可華與何凡是什麼關係?
原來包可華是美國專欄作家,原名Art Buchwald(1925-2007),何凡就是譯者了。何凡從1967年開始翻譯「包可華專欄」,每週一篇登在聯副,一直翻到1979年,結集出版十四集,這樣長青不輟的翻譯專欄也算是異數了。不過包可華第一個譯者並不是何凡,而是林語堂。
1966年,林語堂在香港英文虎報上看到一篇Buchwald諷刺美國總統詹森的文章,於是翻譯為中文,發表在中央社專欄中,並推崇此君「卜華爾」乃現代美國最風行的幽默大家,因此特地翻譯出來,「讓中國讀者稍識西洋幽默的真面目」。第二年,何凡把卜華爾改稱包可華,開始在「純文學」月刊上翻譯包可華專欄,從此包可華之名可以說是家喻戶曉。後來的其他譯者,如茅及銓和黃驤,也都沿用包可華的名字。
何凡一連翻譯了十多年,共出了十四集的《包可華專欄》(純文學);皇冠也在1970年代出版了多本「包可華幽默文選」,由茅及銓翻譯,如《包可華與尼克森》、《尼克森台上台下》、《包可華看世界》、《包可華出擊》等多本。國語日報主筆黃驤翻譯的《包可華專欄精粹》最晚,收錄的是1979-1982的專欄文章,已經是雷根總統的年代了。由於何凡譯包可華的地位穩固,黃驤還特地聲明自己並無意與何凡「搶譯」,只是包可華著作甚多,「分譯」而已。由於包可華多半針貶時事,黃驤每篇譯作後面都還附上「新聞背景」說明,介紹美國時事或社會人情。
因此,從詹森、尼克森、福特、卡特到雷根前後五任美國總統期間,台灣的讀者大概都可以透過「包可華」嬉笑怒罵的文章,稍稍窺見美國政局變遷。而譯者何凡在1967年的「前記」中提到包可華時常開總統詹森的玩笑,「可以看出美國專欄作家影響力之大,以及他們的言論尺度之寬。在美國人看來,這(開玩笑)既無傷大雅,也談不到有損任何人聲望。」何凡自己也是專欄作家,在政治高壓,言論可以賈禍的年代,這樣的介紹真是不無艷羨之情。本來美國國內大小事,與台灣相關的並不多,但包可華專欄竟可以持續多年,出版二十幾冊,也可看出台灣在冷戰時期,一心擁抱美國,熱切向美國學習一切的心情。

1 則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