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0月16日 星期六

阿里排排是誰?

1917年,上海徐家匯的土山灣印書館出版了這本上海話的《阿里排排逢盜記》。封面除了中文書名之外,還有法文書名 Ali-Baba et les Quarante Voleurs,當然就是「阿里巴巴與四十大盜」了。
天方夜譚從1900年開始有中文譯本以來,幾乎都是靠英譯本轉譯。這是我第一次看到從法譯本翻譯的版本,十分特別。當然,土山灣印書館是法國耶穌會士辦的,從法文本翻譯也是剛好而已。雖然天方夜譚是阿拉伯故事,但事實上,「阿里巴巴與四十大盜」這個故事是所謂的「孤兒故事」,首度出現就是在十八世紀Galland的法文譯本中,早於Galland的阿拉伯文手稿都找不到這個故事。據Galland的說法,這是一位在巴黎擔任口譯工作的敘利亞青年告訴他的故事,信不信就隨你囉。也就是說,我們今天能知道阿里巴巴、芝麻開門,都要感謝Galland這個法國人(與那位敘利亞青年)呢。 



 這個有趣的譯本是上海話譯本,所以裡面不少「伊拉」、「名頭」、「囡」、「个」、「儂」、「啥」這些吳儂軟語。像是阿里巴巴的哥哥被殺之後,阿里巴巴的嫂嫂說:「照儂話起來,一定勿好个者,我也十分曉得个。第件事體必須該當十分隱密个。到底叔叔呀,請儂快點撥我聽。」好像天龍八部裡面的阿朱阿紫在講話。 

由於早期的天方夜譚版本都是文言的,第一個白話版本要到1928年才出現,所以這本《阿里排排逢盜記》可說是三個第一:第一個法文直譯本,第一個上海話譯本,也是第一個白話本。

這個故事備受讀者喜愛,但周作人的《俠女奴》和悉若的《記馬奇亞那殺盜事》兩個文言版本都以聰明的女奴為主角,根本沒提到阿里巴巴;插畫家也都喜歡以女奴為主角。她識破門上的記號、單槍匹馬殺了三十六個油桶中的強盜,最後又舞劍殺了大頭目,實在是俠女啊!

Harry Theaker 繪瑪奇亞娜待客(1915)



2021年10月13日 星期三

赫德即海蒂 :最早的中文譯本

前年在香港舊書店偶得一書,書名《赫德的故事》,是1929年廣學會出版的。廣學會是教會的出版社,本來以為是宗教故事,但一翻開就看到秀蘭鄧波兒(Shirley Temple)的劇照,原來是《海蒂》(Heidi)。(當然,仔細想想,這個故事也蠻宗教的:海蒂讀的都是讚美詩。)書名下有小字「即小夏蒂」,劇照也說明「秀蘭鄧波兒飾小夏蒂(即赫德)」,為什麼Heidi又叫赫德,又叫小夏蒂呢?

《赫德的故事》封面素雅,很難聯想到Heidi



這本《赫德的故事》是1929年初版,但小護士秀蘭鄧波兒的電影是1937年才發行的,我手上這本是1947年七版。所以,應該是電影「小夏蒂」上映之後,為了增加銷量,所以加了片名和劇照。至於Heidi為什麼會變成「夏蒂」,可能是某地方言的發音?(廣東話的「夏」就是H開頭的)。當年的秀蘭鄧波兒還真是可愛無敵,直逼高畑勳的小蓮。

1937年劇照



譯者狄珍珠(Mrs. Madge Mateer, 1860-1939)出生於美國,是長老教會的傳教士,長年在山東傳教,也葬於山東。為什麼姓狄不姓馬呢?因為她閨姓Dickson,Mateer是夫姓。就像賽珍珠(Pearl Buck)之所以姓「賽」,是因為閨姓Sydenstricker的緣故。狄珍珠是美國來的醫生,又要傳教,又要相夫教子(她生了三個孩子),怎麼有時間學中文,中文還好到可以翻譯書呢?其實當時傳教士翻譯絕大多數都是口譯,由中文母語的合作者執筆寫下來。只是這些真正寫下中文的合作者未必會署名,所以我們今日也只知「譯述者」是狄珍珠,而不知執筆者是誰了。

版權頁只有譯述者狄珍珠女士,沒有署名筆述者


狄珍珠女士照片



這個譯本雖然跟原作一樣是二十三章,但細節省略頗多,不易辨別根據版本。狄珍珠是賓州人,不知是否本來就會德文;1929年也已有了不只一個英譯本。中文十分道地,像是「你乏不乏」、「辦這樣糊塗的事」、「唯恐他知道了不依我」、「親翁」、「老大媽」、「伏天」(夏天)等,頗有民初風情,看來執筆者的文筆不錯。可惜大概執筆者不諳英文,狄姑娘口述的時候也有些沒說清楚的地方,留下一些錯誤。像是一開場,阿姨和村裡相識的女人Barbel邊走邊聊天那一段(介紹爺爺和海蒂的來歷背景),這個譯本把性別弄錯了,把Barbel譯成「巴伯」,還讓阿姨叫他「先生」。
無論如何,阿爾卑斯山的風景還是很讓人心生嚮往:
五月到了,那山上的清水湲湲的流到山谷裡去,青嫩的花草和陽光映照著十分好看,餘剩的雪也都化盡了,日光吸引著小花草往上長,如同勸他們快長似的,越上山的高處,風景越是美麗。那不冷不熱的春風徐徐而來,吹在松樹枝上,搖搖擺擺的,要將那舊松毛落下來,預備快長出新的來;那大鷹在高空中圍著老人的屋子徘徊飛翔,周圍的地也都乾了,無論在什麼地方都能使人坐下了。

2019年東京高畑勳展的動畫佈景(攝影:賴慈芸)

 

2021年10月8日 星期五

此海地非彼海地

這本1943年出版的《海地》,主角不是指美洲那個多災多難的海地共和國,而是通常稱為「阿爾卑斯的少女」或「海蒂」的那個瑞士小女孩 Heidi。在卡通「小天使」裡,她被取了個本土化的名字「小蓮」。相信看過動畫的人,對於美麗的阿爾卑斯山、可愛的小蓮和小羊、不苟言笑的爺爺、坐輪椅的千金小姐一定都印象深刻。





Heidi的作者是瑞士的Johana Spyri(1827-1901),所以原作是德文。《海地》的譯者是林雪清,版權頁註明「重譯」,表示並非從德文直譯,而是透過其他語言轉譯。其實這本作品不只是重譯,還轉譯了好幾次,應該算是二重譯了。



正中書局1949年才遷台,怎麼可能1943年就有臺初版?


林雪清是日文譯者,所以根據的是日譯本。(手上這本正中版權頁寫民國三十二年臺初版大有問題,1943年台灣還是日本殖民地。其實這個譯本是民國三十二年四月渝初版,也就是第一次出版是在重慶才對。)早於1943年的日譯本有兩個,一個是1920年野上彌生子的《ハイヂ》,一個是1925年山本憲美的《楓物語》。《楓物語》是在地化的譯本,主角Heidi改用日本名字「楓」,她的好朋友彼得變成「辨太」,林雪清的譯本並沒有這種傾向,所以應該是根據野上彌生子的《ハイヂ》轉譯。

1934年野上彌生子的日譯本


不過野上彌生子也不是從原文德文直譯的,她也是重譯,根據日本學者研究,她根據的是1910年Marian Edwards的英譯本 Heidi。也就是說,這部作品的傳播史是這樣的:
1880 Spyri 德文原作Heidi
1910 Marian Edwards 英譯本Heidi
1920 野上彌生子的日譯本《ハイヂ》
1934 野上彌生子改版,書名改為《アルプスの山の娘》
1943 林雪清的中譯本《海地》
野上彌生子的日譯本大致上忠實於英譯本,偶有小錯,林雪清也只能跟著錯。像是第一章海蒂的阿姨帶她上山時,一路跟村裡同行的女人忙著閒聊八卦,回頭找海蒂的時候,看見她和彼得在一起。朋友就說剛好有彼得來照料小孩,我們就可以放心談天。阿姨回說:
「她哪裡要別人的照料。剛剛五歲的孩子,她可不算笨啦,聰明得什麼都懂得呢。不久還會幫她爺爺的忙哪。」

M.E. 的英譯本:"Oh, as to the looking after," remarked Dete, "the boy need not put himself out about that; she is not by any means stupid for her five years, and knows how to use her eyes. She notices all that is going on, as I have often had occasion to remark, and this will stand her in good stead some day, for the old man has nothing beyond his two goats and his hut."

(德文原文)Mit dem Nach-ihm-Sehen muss sich der Peter nicht anstrengen""Mit dem Nach-ihm-Sehen muss sich der Peter nicht anstrengen", bemerkte die Dete; "es ist nicht dumm für seine fünf Jahre, es tut seine Augen auf und sieht, was vorgeht, das hab ich schon bemerkt an ihm, und es wird ihm einmal zugut kommen, denn der Alte hat gar nichts mehr als seine zwei Geißen und die Almhütte."


stand her in good stead some day 意思是說她爺爺那麼窮,還好這孩子聰明伶俐,將來說不定可以為自己找到出路。「幫她爺爺的忙」看起來是林雪清誤譯了,回頭查日譯本,果然是野上彌生子譯錯了,這句譯成「お爺さんの役に立つ時が来ますよ。」1929年美國傳教士狄珍珠女士(Mrs Madge Mateer )翻譯的《赫德的故事》,這個地方就譯的比較清楚:「他(海蒂)生在這樣的地位,也幸虧他長得這樣聰明呢。」

1929年狄珍珠譯本《赫德的故事》


另一個英譯本(Elizabeth Stock, 1915) :
"she is bright for her five years and keeps her eyes wide open. I have often noticed that and I am glad for her, for it will be useful with the uncle. He has nothing left in the whole wide world, but his cottage and two goats!"
這是當佣人的阿姨相當了解人情世故的說法。但野上彌生子(和林雪清)的譯法削弱了這種窮人的世故,而顯得比較天真。
有趣的是,作者、兩位英譯者、兩位日譯者、兩位中譯者全都是女性。這真是少女經典無誤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