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4月13日 星期四

連李爾王也走美少女風

1954年的《東方少年》月刊上,出現了一篇〈里亞王的故事〉,標題頁是戴著王冠的美麗公主。這是什麼故事呢?

1954年八月號《東方少年》


其實就是莎士比亞的李爾王,美麗公主就是他的小女兒考狄利亞。但通常李爾王的主角都是國王本人啊?考狄利亞雖然重要,畢竟不是主角。只能說,把這故事交給美少女畫家,就連李爾王也可以走唯美路線了。 東方少年月刊署名「芸蘇文 幽谷畫」。芸蘇是洪炎秋(1899-1980)的筆名。洪炎秋可說是東方少年的靈魂人物,從創刊號開始每期都有長篇連載,1954年12月這期也有《紅花俠》連載,所以這種短篇的就用筆名發表,以免讓讀者覺得「怎麼又是洪炎秋」吧。



1954年六月號的《小學六年生》


畫出這美麗公主的是日本插畫家谷俊彥。這部繪物語出現在1954年的《小學六年生》,相隔幾個月,東方少年就出了中文版,留了畫家的「谷」字。 李爾王結局十分悲慘,三個女兒都死在他之前,尤其考狄利亞死在獄中,讓李爾王悲痛欲絕。但日本的改寫者水上不二顯然不想讓小學生讀者過於傷心,把故事結束在小女兒從法國回英國照顧他,父女重逢和解的一幕,也勉強算是happy ending了。


到了1957年,台灣的《學友》和《良友》又同時刊出〈李爾王〉,這次總算封面是老國王本人了:


1957年五月號《良友》


1957年五月號《學友》


只不過,這兩篇的國王也太相似了吧!因為他們是從同一篇日文版改寫的,也就是同年四月號的《小學六年生》:

1957年四月號《小學六年生》


日文的這篇「リヤ王」出現在1957年四月號的《小学六年生》,《學友》動作最快,1957年五月五日就出版了「李爾王」,署名「余愚雨」譯,沒有插畫者名字。《良友》幾乎同時出版,1957年五月十五日出版的十一期也出現了「李爾王」,署名「正昭」譯,「留梵」繪圖。《東方少年》在1959年十二月也推出署名「謝新發」譯的「李爾王」,沒有署名繪者。其實日文繪者池田かずお還蠻有名的。


1959年十二月的《東方少年》


《良友》一開始說「十六世紀英國不列顛的國王,叫做李爾,年紀已經達到八十多歲,但是除了三個王女以外,沒有一個可以繼承王位的太子。」這裡譯者大概是把十六世紀的作者莎士比亞和故事混為一談了,李爾王的年代其實早於羅馬帝國。「王女」一詞是從日文漢字直接搬過來的,中文應該譯為公主。再說,原作也沒提到太子繼承問題,女兒繼承完全可以喔。
《學友》直接從日文平實譯出:「不列顛的國王--李爾王,膝下有三個女兒。」日文版是:「ブリチン国のリヤ王には、三人の王女がありました。」
《東方少年》版最有趣,全文改寫成散文詩的形式:
「--故事發生在不列顛國。
年老的李爾王他有三位女兒。」
這個版本的李爾王,結尾也不是悲劇,還是小女兒從法國回到老父親身邊,兩人和解收場。台灣1950年代的這幾本兒童雜誌都頗依賴日文。但三家雜誌都看上同一篇的畢竟不多,而且《學友》和《良友》竟然都在日文版的次月就翻譯出來,簡直零時差。所以台灣的小朋友不管是看《學友》、《良友》還是《東方少年》,應該都不知道三公主其實早死在老父之前。

《小學六年生》是小學館的學年級月刊。小學館還有《小學五年生》、《小學四年生》、《小學三年生》等等,都是台灣兒童雜誌取材對象。不過,我覺得小學六年級的學生也夠大了,應該可以接受原來的悲劇結尾吧!不知道為什麼日本的改寫者要這麼保護小讀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