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9月29日 星期二

浮浪少年隊和老先界:戰後最早的台譯福爾摩斯

1957年,台北的新生出版社出了一本《簽名奇案》,就是福爾摩斯的第二個長篇《四簽名》,是「新生少年文庫」的第七冊,譯者是許影心。


1957年新生出版社《簽名奇案》封面


封面設計取自內文的這張插圖,不過是倒過來的

這個譯本全文注音,而且只有九十頁,看來是兒童改寫本,但和原文一樣是十二章,敘事順序也大致相同,並不是大幅改寫的版本。當然,這篇小說原文一開頭福爾摩斯正在注射百分之七的古柯鹼,這個情節就刪掉了。由於新生少年文庫的譯者如陳宗顯、陳秋帆、鄭清茂、彭晴松都是日文譯者,我猜這本也是從日文轉譯的。但在日文的兒童改寫本中,又一直沒找到比較相像的版本。最後才在1955年創元社的《推理小說集》找到來源,原來這本的日文來源並不是單行本,而是合集。收錄的作家有好幾位,譯者也有好幾位。這篇〈四つの署名〉的譯者是水谷準。插畫頗為可愛,畫家是永田力,每張圖都綴一個小小的力字,像印章一樣起來。

中文版的第一頁

日文版的標題頁


日文版的第一頁


1955年創元社《推理小說集》封面


這本合集中有九篇作品,三位譯者

1950年代台灣流傳的福爾摩斯大多是戰前舊譯,如世界書局版和啟明版。這本新生的《簽名奇案》,可能是戰後最早的新譯本;而且比東方出版社的福爾摩斯全集還要早了十幾年。

這個譯本文字順暢,但有些用詞和現在慣用的不同,如作者名字譯為「哥南・道爾」而不是今天的「柯南・道爾」;介紹作者的時候,把他的第一篇作品譯為「緋色的研究」而不是常見的「血字的研究」(日文本中福爾摩斯的首篇就是「緋色の研究」)。還有福爾摩斯稱呼敘事者為「華斯頓君」,而不是「華生」;他們住的地方為「百嘉街」而不是「貝克街」等。這些都只是譯法不同,但我看到「浮浪少年」的時候,覺得實在太妙了。


福爾摩斯和華斯頓(華生)


這是在第八章福爾摩斯在追緝兇手時,提到他會利用一群「浮浪少年」幫他打探消息,並且稱呼他們為「百嘉街特務隊」(The Baker Street Irregulars) 。用浮浪少年來形容那些在街上遊蕩的伶俐窮孩子,還真是貼切。不過我本以為「浮浪」是台語,但查了一下日文版,原來日文也用了「浮浪少年」這四個漢字。另一個台語詞是「老先界」,這是福爾摩斯化妝為老船員,華生完全被騙過了,稱呼他是一位「老先界」(多半寫成「老先覺」,但台語發音相同)。這就真的是台語了,日文版用的是「じいさん」。這譯者肯定是說台語的!
根據鴻儒堂黃成業先生告知,這位譯者許影心似乎就是許乃昌先生。許乃昌先生是彰化人,曾留俄,日治時期和戰後都是重要文化界人物,曾任東方出版社《東方少年》發行人。



2020年9月21日 星期一

又見愛的教育

 偕成社的圖,講談社的故事

1976年,青文出版社出了陳宗顯改寫的《愛的教育》,封面是很可愛的頒獎典禮,畫的是鐵匠之子得到第二名的情景。青文是繼國語書店、東方出版社之後,第三家模仿日本偕成社拱形封面的台灣出版社,一看即知透過日譯本轉譯。找到同樣封面設計的版本,是1957年偕成社的版本,小出正吾翻譯。但奇怪的是,內文並不是根據這個版本,而是根據講談社池田宣政的譯本。


左:青文出版社1976年版 右:偕成社1957年版


講談社1951年版,池田宣政譯


《愛的教育》是一年的日記,原作有一百篇;偕成社1957年版是給小學三到五年級的學生看的,只選了其中的26篇;青文這本選了47篇,所選篇目、數字、順序都和池田宣政版本一致,無疑是根據池田版。無獨有偶,東方出版社的《愛的教育》也有同樣的情況:封面與偕成社大庭さち子版本一致,內文卻是根據講談社池田宣政版。大庭さち子選了29篇,而且是分為「秋の卷」、「冬の卷」、「春の卷」、「夏の卷」四部分,沒有日期;而池田宣政版和東方、青文都是依據月份,從開學的「十月の卷」一直到學期結束的「七月の卷」,每篇都有日期。也就是說,兩個台灣的版本都是「偕成皮,講談骨」。


左:東方出版社1962年版 右:偕成社1953年版


東方出版社版的扉頁是五個孩子坐在樹下,講談社版沒有這張圖,原來這張圖出自偕成社大庭さち子版「夏の卷」的「たのしいピクニック」(快樂的野餐),夏丏尊版是六月十九日的「鄉野遠足」,池田宣政不知為何把這篇移到七月二日,東方版和青文版當然也都把這篇「遠足」當成七月二日的日記了。


東方版扉頁


偕成版「たのしいピクニック」插圖

 

但東方出版社也不是全用偕成版的插圖。有些插圖還是用講談社的,例如下面這張「義俠的行為」插圖:


「義俠的行為」。左:東方版插圖 右:講談社版插圖


整體來說,東方出版社的封面、扉頁、人物介紹都是用偕成社的,但內頁插圖則各半,九張是偕成的,十來張是講談社的。內文是講談社的,「寫在前面」也譯自講談社版本的「解說」,介紹作者與作品的背景。青文出版社的譯者是陳宗顯,序言「談愛的教育」有五頁,除了介紹作者和作品背景之外,還有「譯者夏丏尊先生,名鑄,字勉旃,浙江上虞縣白馬湖人,...」,讓人看得滿頭問號。譯者不是陳宗顯嗎?為何提到夏丏尊?這個譯本也不是夏丏尊譯的啊?接下去又介紹本書結構,提到「計分為十卷,總共為一百篇」,但青文這本算來算去就是47篇啊?在介紹每月例話時,還提到「洛馬格那的血」生動感人,但青文版根本沒有這篇,東方出版社也沒有這篇,只有夏丏尊的譯本有收錄(是一個強盜夜間闖入,小孩為了救祖母而被刺死的故事)。可見這篇序言應該是從介紹夏丏尊譯本的文字剪裁而成,不知道是不是出自什麼參考書或國語課本的教師手冊。而且這篇序言還詳列了收錄在國語課本的篇目:

1. 高年級國語課本第一冊第二課「慈愛的老師」
2.高年級國語課本第二冊第二十一課「父親告誡的話」
3.高年級國語課本第三冊第十五課「義俠的行為」
4.高年級國語課本第三冊第二十三、二十四課「愛國的孩子」(改為話劇)

「慈愛的老師」是說調皮的同學在老師背後做鬼臉,老師發現了卻原諒他的故事;「父親告誡的話」是一封信,責備主角走路時撞到婦人卻沒有道歉。這篇在夏丏尊的譯本裏名為「街路」,但青文版沒有選這篇。「義俠的行為」是同學霸凌一隻手殘疾的同學;「愛國的孩子」是一個小孩幫軍隊爬到樹上偵查敵情,後來不幸中彈身亡的故事。這樣一本譯自義大利的書,居然在小學國語課本裡就佔了五課,可見當時的老師們有多喜歡這本書啊!不過,其實中譯本相當倚賴日譯本,已知的有:

1.1909包天笑《馨兒就學記》,譯自杉谷代水《學童日誌》
2. 1923夏丏尊《愛的教育》,譯自三浦修吾《愛の學校》
3. 1962王玨《愛的教育》,譯自池田宣政《クオレ物語》
4. 1976陳宗顯《愛的教育》,譯自池田宣政《クオレ物語》
5. 1978朱佩蘭《愛的教育》,譯自三木澄子《クオレ》

我之前寫過一篇介紹《愛的教育》,當時判斷東方出版社版本譯自池田宣政版並沒有錯,但不知封面和插圖是哪裡來的,原來竟是取自偕成社的版本。


王玨和陳宗顯都依據池田宣政,有些地方極為類似,陳譯有參考王譯的痕跡。但也可以看出陳譯比較平實,畢竟王玨是外省人,陳宗顯是台灣人。像是下面的例子:

池田宣政:秋の空は青くすみきっていた。

王譯:秋天的天空,澄碧如洗

陳譯:秋天的天空,特別明朗。


王譯:葛祿羲同學,說起來怪可憐見兒的,他的左手有殘疾,抬不起來,老是耷拉著

陳譯:葛祿喜同學,說起來怪可憐的,他的左手有殘疾,老是抬不起來。


王譯:你們欺負老實巴交的同班同學,

陳譯:你們欺負老實的同學


王譯:他和老師嘀嘀咕咕說了些什麼

陳譯:他和老師小聲說了些什麼


王譯:船艙的一隅

陳譯:船艙的一個角落


王譯:買件估衣

陳譯:買件舊衣


王譯:衣服的兜兒

陳譯:衣服的口袋


王譯:黑不溜偢的臉蛋子上被淚水流得一條一條的白道子

陳譯:黑黑的臉蛋子上有一條一條的淚水


王譯:連珠似的說著

陳譯:一再的點著頭說


王譯:古璐菲戰欽欽顫巍巍,晃晃搖搖,差一點沒倒下去

陳譯:古路非兩條腿直發抖,幾乎走不動了


王譯:「這都是因為我管教不嚴,還請您多包涵!」校長也這樣謙恭地道歉。

         「嚴重!嚴重!哪兒的話呢!」老人擺著手,表示不安地說。

陳譯:「這都是因為我管教不嚴,實在很對不起!」校長也這樣謙恭地道歉。

         「不敢當。不要緊的。」老人擺著手,表示不安地說。


從這些用語可以看出細微的省籍差異。但陳譯參考王譯是很明顯的,尤其是十一月二十九日的日記,池田宣政版是一篇〈父の手紙〉,內容是責備主角遇到窮人乞討置之不理,不知為何王玨把此信改為母親的信,陳宗顯也一樣譯為母親的信。這篇在夏丏尊譯本裡名為「貧民」,也是父親寫的信,只有王玨和陳宗顯這兩個譯本改為母親寫的信。是為了強調母愛嗎?

2020年9月7日 星期一

1960年代的兒童文學出版社:國語書店

 國語書店創立於1959年,根據創辦人之一陳宗顯的說法:

      在民國四十幾年的時候,有幾個愛寫作的老師在一起,自己寫、自己印、自己銷,也算搞得        轟轟烈烈。那個時候我們創辦的「國語書店」相當有名,自己出版,再送到全台灣的書店去        銷,自己到書店去收錢。

這些「愛寫作的老師」包括顏炳耀、柯銀浦、謝新發等,差不多都是1931年前後出生,接受了基本的日語教育,初中開始學習中文,唸師範學校後當小學老師。有日文根底和中文寫作能力,讓他們成為戰後重要的兒童文學譯者。也因為他們的第一語言是日文,國語書店的世界名作都是透過日文改寫本轉譯的。這種情形與東方出版社很像,只是後來東方出版社持續經營,規模越來越大,國語書店卻只有集中在1961-1964年間出書,此後就很少再有新書,1970年代以後,把大部分的書都賣給文化圖書公司。現在各圖書館與舊書店都很少看到國語書店的書,文化圖書的版本比較常看到。

和東方出版社一樣,國語書店很多作品都譯自講談社和偕成社1950年代出版的世界名作改寫本。如1962年國語書店的《乞丐王子》和1970年東方出版社的《乞丐王子》同樣譯自1950年講談社的《乞食王子》,日譯者是太田黑克彥。國語書店的譯者署名「白蓮」,但後來其他書末的書目又署名「謝新發」。東方出版社的譯者是楊政和。這三冊的封面採用同一張圖,而且都用了當年流行的拱門設計,只是標題的方向不同:講談社是由左至右,國語書店是由右至左,東方出版社是直排。

左:講談社版。中:國語書店版。右:東方出版社版。

同樣的情況還有基度山恩仇記。1962年國語書店的《巖窟王》和1966年東方出版社的《基度山恩仇記》,同樣譯自1950年講談社的《巖窟王》。日譯者是野村愛正。國語書店的譯者是顏炳耀(嚴山),東方出版社的譯者是林文月。這三本封面不同,國語書店版採用了講談社版的內頁彩圖當封面,東方出版社的圖不知來源。但內文的黑白插圖則三冊都是一樣的。

左:講談社。中:國語書店版。右:東方出版社。

下面這本《暴風雨》是文化圖書版,因為目前還找不到國語書店版。但譯者同樣是楊乃全,應該是同一個版本。由於1963年國語書店的廣告中已有《暴風雨》,應該在1963年以前即已出版。這本通常譯為《上帝的女兒》,是普希金的作品;國語書店譯為《暴風雨》是採用電影片名的關係。日文來源是1951年喜多謙譯的《大尉の娘》(偕成社),東方出版社在1973年也譯出此書,名為《上尉的女兒》,張宏源譯。下圖的偕成社版是1969年版,封面是雙拱門,1951年的舊版也是一個單拱門造型。但還是可以看出三個版本的封面採用了同一張圖。

左:偕成社版。中:文化圖書版。右:東方出版社版

另外有一些書,國語書店和東方出版社都有選譯,但根據的日文來源版本不同,例如《孤星淚》:1962年國語書店版譯自1950年池田宣政的《ああ無情》,東方出版社也在1962年出版《孤星淚》,卻譯自1960年西條八十的《ああ無情》。兩本日文版都是講談社出版的。國語書店的譯者署名「憶深」(謝新發),東方出版社的譯者則是文心(許炳成)。

左上:池田宣政版。右上:文化圖書版。左下:西條八十版。右下:東方出版社版。


堂吉訶德也是如此,兩家都有出,但譯自不同的日文改寫本。1962年國語書店版本書名原為《幻想騎士》,文化圖書版本改為《唐吉訶德傳奇》,譯自北村謙次郎的《ドン.キホーテ》,1952年偕成社出版;1970年東方出版社的《唐・吉訶德》則譯自那須辰造的《ドン.キホーテ》,1952年講談社出版。國語書店版的譯者是謝鵬雄,東方出版社的譯者是劉元孝。

左上:偕成社版。右上:文化圖書版。左下:講談社版。右下:東方出版社版。

甚至有同樣書名,但原文就是不同作家寫的,如《鐵面人》。同樣以法國路易十四時代傳說中的鐵面人為題材,卻是完全不一樣的故事:國語書店的《鐵面人》根據的是江戶川亂步改寫的版本(講談社),來源是法國作家巴可佩;東方出版社的《鐵假面具》根據的是高木彬光的版本(偕成社),來源是大仲馬。

左:講談社版 右:文化圖書版

左:偕成社版 右:東方出版社版


還有一些是只有國語書店有,東方出版社沒有選譯的,例如《白馬騎士》和《科學人》(科學怪人):

左:講談社版  右:國語書店版



左:偕成社版 右:國語書店版


國語書店除了世界名作全集之外,還有冒險名作全集,也是從日譯本翻譯的,如愛倫坡的《鬼船》,就是從武田武彥的《ゆうれい船》(偕成社):

左:偕成社版 右:國語書店版


從書目來看,國語書店選了比較多的奇幻與科幻題材,除了上述的《白馬騎士》、《科學怪人》、《鬼船》之外,還有《洞窟女王》(三千年艷屍記/長生術)、《斬龍遇仙》(尼伯龍根的指環)、《吹牛男爵歷險記》、《透明人》等,都是東方出版社沒有選的。東方出版社比較多寫實主義的名作,像是《雙城記》、《苦兒流浪記》、《簡愛》、《孤女努力記》這類作品。感覺兩家同時期的出版社,雖然都譯自日文版,在選擇題材的考量上似乎有微妙的差異呢。

以下是已確定來源的國語書店書目: 

書名

譯者

出版年

日文書名

日文改寫者

出版社

出版年

孤星淚

謝新發

1961

ああ無情

 

池田宣政

講談社

1950

鐵假面

陳宗顯

1961

鉄仮面

 

江戶川亂步

偕成社

1950

巖窟王

顏炳耀

1961

巖窟王

 

野村愛正

講談社

1950

乞丐王子

謝新發

1961

乞食王子

 

太田黑克彥

講談社

1950

羅賓漢

陳宗顯

1962

ロビン・フッドの冒険

千葉省三

講談社

1951

魯賓遜漂流記

林耀川

1962

ロビンソン漂流記

南洋一郎

講談社

1951

威廉太爾

馮作民

1962

ウイリアム テル

丹地文子

偕成社

1951

湯姆歷險記

顏炳耀

1962

トム.サウヤーの冒險

佐佐木邦

講談社

1950

三國誌

顏炳耀

1962

三國志

柴田鍊三郎

偕成社

1952

科學人

羅如炘

1962

恐怖の人造人間

高木彬光

偕成社

1951

暴君焚城錄

柯三元

1962

何処へ行く

大林清

偕成社

1950

黑奴魂

吳瑞炯

1962

アンクル・トム物語

吉田甲子太郎

 

講談社

1961

洞窟女王

許正達

1962

洞窟の女王

柴田鍊三郎

偕成社

1953

鬼船

冷興

1962

ゆうれい船

武田武彥

偕成社

1958

少年火星探險隊

 

石小岑

1962

少年火星探檢隊

 

白木茂

講談社

1961

暴風雨

楊乃全

1962

大尉の娘

喜多謙

偕成社

1951

幻想騎士

謝鵬雄

1962

ドン キホーテ

北村謙次郎

偕成社

1952

白馬騎士

柯銀浦

1963

白馬の騎手

柴田鍊三郎

偕成社

1951

福爾摩斯

林耀川

1963

怪盗の宝

山中峯太郎

ポプラ

1954

獅子的爪牙

謝新發

1963

獅子の爪

 

山中峯太郎

ポプラ社

1954

名偵探鬥怪盜

謝鵬雄

1962

怪盜對名探偵

南洋一郎

ポプラ社

1959

斬龍遇仙

馮作民

?

ニーベルンゲン物語 : ドイツ古典

高木卓

偕成社

1954

吹牛男爵歷險記

顏炳耀

?

ほら男爵の冒險

 

大江賢次

偕成社

19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