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5月21日 星期二

日法混血的苦兒流浪記

前幾天在找資料時看到一篇大陸論文說:
     《苦儿流浪记》(Sans Famille)的原作者是法国作家艾克多·马洛(HectorMalot),包天笑是据日译本转译的。...在包译本初版十几年以后,不断有人将此书重译,如徐蔚南译的《孤零少年》(1932,世界书局)、林雪清、章衣萍合译的《苦儿努力记》(1933,儿童书局)、何君莲的《苦儿流浪记》(1936,启明书局)及《无家儿》(1938,商务印书馆)等等。这些译本都译自法文原作,其中影响最大的是林、章合译本,受到许多教育界学者如蔡元培、陈鹤琴、陶行知的推崇。
(田正平 陈桃兰 清末民初教育小说的译介与新教育思想的传播 原文出处:《社会科学战线 》 2009年第3期)

看了真是倒抽一口涼氣。到底「都譯自法文原作」是怎麼得到的結論?徐蔚南的《孤零少年》我還沒找到,但徐蔚南是慶應大學畢業的,不能排除日譯本的可能;林雪清確定是日文譯者;「何君蓮」是施瑛的太太,這本其實是施瑛的語內翻譯,把包天笑的譯本從文言文改譯為白話文,絕非從法文直譯;《無家兒》底本是三宅房子的日譯本,三宅房子只譯了前半部,所以《無家兒》也只有前半。也就是說,除了徐蔚南的版本未見,其他都確定是從日譯本轉譯的。所以中文世界裡的《苦兒流浪記》,基本上是日法混血的作品。
我這些年來陸續收集的苦兒流浪記中日譯本,不知不覺也有近二十種了。以下是已知的九種日譯本譜系:
1912 菊池幽芳(春陽堂)→ 包天笑《苦兒流浪記》(上海商務,1912;台灣商務,1978);何君蓮《苦兒流浪記》(上海啟明,1936);簡進發《無家的孤兒》(南方雜誌,1943);
1922 三宅房子(金の船)→ 陳秋帆《無家兒》(長沙商務, 1938;台灣商務,1972)
1947 久米元一(講談社)→ 文心《苦兒流浪記》(東方,1963)
1950 川端康成(あかね)→ 洪炎秋《苦兒流浪記》(東方,1954)
1967 小出正吾(偕成社)→ 祁淡東《苦兒流浪記》(大眾,1978)
1977 大石真(小學館)→ 黃得時《苦兒流浪記》(光復,1978)
1978 土家由岐雄(ポプラ社)→《苦兒流浪記》(聯廣,1982)
1982 今西佑行(集英社)→ 李嵐《咪咪流浪記》(陽明,1991)
1989 上地ちづ子(學研社)→ 朱佩蘭《苦兒流浪記》(光復,1991)

但有一種台灣譯本,我始終難以判定來源,就是張靜侯的《苦兒努力記》(台灣開明,1957)。譯者張靜侯是台大中文系教授,國語推行委員會成員,曾為東方出版社翻譯過《孤女努力記》(家なき少女,即小英的故事),我也確認了那一本的日文來源,可見他是會日文的。這本《苦兒努力記》插圖是模仿講談社版本,國語書店也出版過張靜侯的《苦兒努力記》,但我找不到書,只看過一張帶圖的廣告,確定圖也來自講談社版本。但這本開明的內文卻不是從久米元一翻譯的。我想了很久,決定從獨特的書名《苦兒努力記》著手調查。

張靜侯的《苦兒努力記》,書名譯法與台灣其他版本不同,
封面也不是帶著小狗彈豎琴,頗為特別。

《苦兒努力記》的書名不是張靜侯第一個使用的,1933年上海兒童書局的林雪清、章衣萍合譯本就是用《苦兒努力記》這個書名。蔡元培還稱讚了這個書名取的好:
「〈苦兒努力記〉於旅行中讀之,並為兒輩撮講,處處見努力之效,舊譯本署『流浪記』,非也。此譯雋暢,讀之甚快。」

1948年上海兒童書局二十四版,分上下冊

舊譯本當然是指包天笑的文言文譯本。這個譯本頗受矚目,書名是教育家陶知行題字,北大校長蔡元培推薦,推薦名人一堆,包括柳亞子、汪原放、劉海粟等。我前幾年從上海圖書館印過幾頁,發現台灣並沒有直接翻印這個版本的紀錄,就沒有繼續研究了。最近想找來看看張靜侯的版本是否與其有關,終於買了一本來研究。我買到的版本是1948年二十四版,可見其暢銷程度。張靜侯是外省人,當年帶著這個流行的版本來台也很自然。

陶知行(就是陶行知)題字


蔡元培推薦詞

兩種《苦兒努力記》的差異是很明顯的:上海版的和原作一樣是第一人稱敘事,張靜侯的版本卻是第三人稱敘事(路美是個窮苦的鄉下孩子...)。但有些相當特殊的名字是一樣的,例如養母叫做「寶蓮」媽媽、花匠家的大姐叫「葉琴」,義助兩個孩子脫離險境的馬戲班小丑叫做「李順」,真正的媽媽是「美麗甘」夫人等等,看來可能是從前譯改寫的語內翻譯。
至於上海版的《苦兒努力記》又是從哪個版本翻譯的呢?這個版本雖然是署名兩人合譯,但根據章衣萍的序,主譯是「林雪清小姐」。而林雪清是日文譯者,她翻譯過森鷗外的《舞姬》,德富蘆花的《不如歸》,還有從日文轉譯的《海地》(阿爾卑斯山的少女)。章衣萍是編輯和作家,他的幾種譯作都是與人合譯,看來擔任的是語言潤色工作居多。也就是說,他們兩人合譯的《苦兒努力記》,從日譯本轉譯的可能性極高。

菊池幽芳譯本

比對了1933年以前的四個日文譯本後,我覺得林雪清的譯本可能還是根據菊池幽芳的版本。主要是菊池寬的譯本緊跟著英譯本,但林雪清的分章與菊池幽芳的版本一致,與法文原文和英譯本都不同。例如第一章的結尾,菊池幽芳的版本是:
--あ、誰が、私がらこの幸福を奪ふために来たのだらうが。
林雪清、章衣萍版:
--呀!是誰呀?是誰來這裡搶奪我的這幸福呀?
這句話是謝日祭當天,母子倆在做餅時,聽見腳步聲,所以「我」在心裡這樣想。在這裡分章是菊池幽芳的決定,因為法文原作和英譯本的第一章結尾都是Jerome已經進門,養母說「這是你父親」。
原作:
– C’est ton père.
英譯本:
"Here's your father."
菊池寬的譯本:
「これがお前のお父つあんだよ。」

  1916年Florence Crewe-Jones英譯本,取自Gutenberg E-book

昭和三年(1928)菊池寬譯本,與英譯本相當接近

另外,養母準備了雞蛋和三個蘋果要做可麗餅,
原文是“ des œufs et trois pommes”,
英譯本是“eggs, and three apples”,
菊池寬是「卵と林檎が三つ」,
菊池幽芳卻強調雞蛋的數字:「四つ五つの雞卵と三つの林檎!」
林雪清、章衣萍也跟著寫「四五個雞蛋和三個蘋果!」(注意那個驚嘆號!)
但菊池幽芳的人名非常歸化,林雪清和章衣萍可能參考了原作或英譯本把名字翻譯得比較接近原作,像是主角「民」改為「路美」,養父「權藏」改為「耶路姆」。我另有證據認為他們是根據英譯本,但這篇已經寫太長了,改日再繼續寫。
章衣萍(1901-1947),安徽績溪人,讀過私塾,能寫舊詩,以小說和散文聞名。讀過北大,當過胡適的秘書,又與魯迅交好,和其妻子吳曙天都為《語絲》撰稿。

1960年台灣啟明版本,譯者署名「啟明書局編譯所」,實為1936上海啟明版本。
封面到底是畫哪一景,我還沒琢磨出來。

結論:
一、譯者的語言背景很重要。日文譯者未必能從法文翻譯。
二、根據菊池幽芳的又多了一本(即使不算張靜侯的改寫本)。
三、啟明也參考了林雪清、章衣萍譯本。寶蓮、葉琴、李順、澤民原來是從這裡來的。
四、沒有人覺得「謝肉祭」和「白鳥號」很日文嗎?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