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7月5日 星期五

「馬克屯」是誰?

上月在香港舊書店,偶遇一本封面頗為趣怪的《湯姆歷險記》,百靈出版社出版,地址在九龍,沒有署譯者名,也沒有出版年。這部作品譯本眾多,本來隨便翻翻並不以為意,沒想到一翻開「關於這個故事的幾句話」,就看到作者被譯成「馬克屯」(只有封面寫馬克吐溫)。在我的印象中,唯一把「馬克吐溫」譯成「馬克屯」的,只有國語書店。難道這本香港的湯姆歷險記是抄國語書店的嗎?

香港百靈出版社版本,沒有出版年,大概是1970年代出版的。
封面用「馬克吐溫」,內文介紹用「馬克屯」。

回到台灣,立刻調閱國語書店的《湯姆歷險記》,不過國語書店的書實在難找,退而求其次,調閱文化圖書公司版本(國語書店是整套賣給文化圖書的,所以版本相同)。果然沒有猜錯,香港這本兒童版的《湯姆歷險記》,的確抄襲了國語書店徐純純改寫的《湯姆歷險記》,一字不差,連書中用注音標示的擬聲詞貓叫聲「ㄇㄧㄠ!ㄇㄧㄠ!」也照抄不誤。書中壞人印地安人喬,在這個譯本中譯為「印度趙」,頗為奇異,香港版也沿用。有些頗具日文色彩的詞,如「食桌」(日文版用食卓),香港版也照用。
文化圖書公司版本,即國語書店版本。


國語書店的版本,其實是譯自日文版,即佐佐木邦改寫的「トム.ソウヤーの冒險」(講談社,1950)。這個日文版本還有另一個台灣譯本,即東方出版社的《湯姆歷險記》(王夢梅譯,1971)。東方出版社版本的中文比較純熟,如上舉的「食桌」一例:

日文版:

トムは袋をあけた。たちまち食卓にザクザクと金貨の山ができた。

國語書店版:

湯姆在大家的面前把袋子解開。食桌上馬上堆成了一個金幣的山。

東方版:
他把一大堆的金幣和財寶,倒在桌子上說:


不過還有一個頗為奇怪的地方,就是湯姆他們到底找到多少錢。

原文是“the sum amounted to a little over twelve thousand dollars."

日文版:額は三百万円を少し越えていた

看起來是有換算過幣值,一萬兩千美金兌換三百萬日圓。中文版的處理卻有點混亂:

國語書店版:錢算好了,一共有三百萬元以上。

東方版:有人把這些金幣點了一下,總計一萬二千多個

文化圖書不管幣值了,照用三百萬元;但東方版寫成金幣的數量,似乎有點錯誤,應該重到拿不動吧。不過從數字可以看出,東方版應該還有參考其他版本,才會出現一萬二這個數字,而國語書店版則是相當忠實地跟著日文譯本。

佐佐木邦的日文改寫本(1950)

東方出版社版本,譯者是王夢梅。
湯姆手腳黑色是這本書的小主人塗上去的,不是印錯。


東方版封面與講談社版本一致,國語書店版本未見,文化圖書版本則是仿畫,湯姆姿勢、帳篷位置一樣,但沒有綁頭巾。香港版本完全是重新設計了,看起來應該是湯姆和印第安喬的對峙。但香港版本的內頁插圖沿用國語書店版,國語書店版又沿用講談社版,以至於香港版本已經是第三手了,非常模糊,常常看不出來畫的是什麼,要看最源頭的講談社版本才知道原來的畫是什麼樣子。

講談社版的插圖:湯姆和蓓琪困在洞中,蓓琪捧水要喝。繪圖者是吉邨二郎。


文化圖書版本,看不太出來蓓琪在做什麼

香港百靈出版社版本,蓓琪五官更加模糊,好像捧著小鳥之類的。

東方出版社版本

馬克吐溫用英文寫的《湯姆歷險記》,經過佐佐木邦以日文改寫,再由兩家台灣的出版社分別譯為中文,其中國語書店(或文化圖書)的版本跨海被香港抄襲,東方出版社的版本則合法賣出簡體字版權,由上海文藝出版社發行簡體字版。講談社在1950年代初期發行的這套世界名作全集還有韓國盜譯本(跟台灣的情形很相似:剛脫離日本殖民的韓國,也有大批日文人才,從日文轉譯了這套書到韓文而沒有告訴讀者來源)。也就是說,1960-70年代,台灣、韓國、香港的小朋友,看的很可能是同一個源頭的湯姆歷險記:即講談社的日文版。而中國的小朋友,可能現在也還在看這套所謂「台灣名家翻譯」的世界名作呢。

上海文藝出版社2012年版本,署名王夢梅改寫


結論一:講談社影響力驚人
結論二:香港提供了台灣許多中國譯本,但台灣也提供了香港一些兒童文學譯本。數量還不知,但這已經是我找到的第三本了(其他兩本是「科學怪人」和「愛的教育」,也都是透過日文本轉譯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