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納尼亞傳奇,現在大家都會想到迪士尼的電影畫面。但在迪士尼電影出現之前,有頗長一段時間,我跟人提起「有個小女孩,發現掛大衣的衣櫥後面有個世界」的故事時,幾乎沒有人知道我在說什麼。
我小時候看的版本是嚴友梅譯的《魔衣櫥》,1974年國語日報出版。嚴友梅(1925-2007)是兒童文學作家,這個版本非常流暢。不過網路上很多人記得的是1979年長橋版的《獅子、女巫與衣櫥》,由劉道麗翻譯。有些網路資訊以長橋版為台灣的第一個譯本,其實是錯誤的,國語日報版才是台灣第一個譯本。香港基督教文藝更早,在1965年就有譯本《獅王、女巫、衣櫥》(王文恕譯)。
1974年國語日報社版,嚴友梅翻譯。封面與英文版相同。 |
英文版封面 |
嚴友梅的譯本很有說故事的感覺:
「從前有四個孩子,名字叫做小皮、素珊、愛德、小露。他們本來是住在英國的首都倫敦市內,可是因為當時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時候,倫敦經常遭受敵機的空襲,所以他們就被送到鄉下去,住在一個老教授的家裡。這個故事所講的,就是他們離開倫敦以後,住在老教授家裡的時候所發生的事。老教授的家是在鄉下很偏僻的地方,離那兒最近的火車站足有十里,到最近的郵局發信也要走二里路。」
相較之下,劉道麗譯本就比較像一般的翻譯小說:
「這個故事發生在二次世界大戰,倫敦被轟炸,四個孩子被遣散到鄉下避難。他們住到一位老教授家中,地點在全國正中央,距離最近的火車站十英哩,最近的郵局兩英哩。」
ONCE there were four children whose names were Peter, Susan, Edmund and Lucy. This story is about something that happened to them when they were sent away from London during the war because of the air-raids. They were sent to the house of an old Professor who lived in the heart of the country, ten miles from the nearest railway station and two miles from the nearest post office.
1979年長橋版,劉道麗翻譯。 |
如果要唸給小孩聽,或是錄成有聲書,我覺得嚴友梅的譯本要好很多。 標題也比較有故事性:《魔衣櫥》簡潔有力,比《獅子、女巫與衣櫥》好記。嚴版第一章叫做「小露走進衣櫥」,很有愛麗思掉下兔子洞的感覺,劉版第一章叫做「魔術衣櫥」,好像衣櫥會變魔術?有點怪。第二章嚴版叫做「衣櫥裡的世界」,劉版叫做「露西的發現」,也是高下立判,可以看出劉版依英文直譯(What Lucy Found There),而沒有考慮到故事性。劉版的錯誤也頗多,有網友指出第九章的嚴重錯誤:
「愛德蒙真的變壞了,他現在甚至希望他的兄弟姐妹都變成石頭。他一心只想吃芝麻糖...」
You mustn't think that even now Edmund was quite so bad that he actually wanted his brother and sisters to be turned into stone. He did want Turkish Delight...
這個翻譯錯誤的確是硬傷。嚴友梅的譯本不但是對的,而且語氣掌握極佳:
「你讀到這兒,也許會以為愛德真的很壞,想要害自己的兄弟姐妹。其實他要到女巫那兒去,並不是他壞得要害自己的兄弟姐妹變成石頭,他只不過是想吃土耳其糖...」
Turkish Delight |
最後附上一張Turkish Delight的照片(取自網路)。以往沒有Google的時代,食物的翻譯非常麻煩。嚴友梅翻譯成「土耳其喜糖」或「土耳其糖」,是個聰明的作法,反正當時也沒有誰吃過。劉道麗一般比較直譯,這裡卻翻譯成「芝麻糖」,反而壞事。這就是畫鬼容易畫人難的道理:大家都吃過芝麻糖,但沒吃過什麼土耳其喜糖,所以這時還是保留神秘感,任人想像才是上策。我前幾年第一次吃到Turkish Delight時,大為吃驚:我覺得非常甜,又太軟,沒什麼口感,真不知道為什麼愛德蒙會這麼喜歡?
長大後,我才知道納尼亞有深刻的基督教意涵,
回覆刪除小時候看(長橋版)完全沒有發覺...
書中有些對非基督徒的...鄙視吧?
像是"馬與男孩"中,主角怎麼看都是要從回教國家逃到納尼亞,
也許土耳其糖只是作者(有意或無意)的成見吧.
所以我猜測迪士尼不會拍完整個系列了,
畢竟"馬與男孩"就有醜化回教的政治風險.
但是很有趣的,小時候我最喜歡這一本,
我也不知道為甚麼.
原來如此,受教了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