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2月26日 星期三

非透過譯本不可的中文小說: 北京最寒冷的冬天

1977年名人出版社的版本,20天內五刷
       《北京最寒冷的冬天》1976年十一月在日本《文藝春秋》開始連載,四期登完,1977年台灣就出了六個中譯本。我手上這本名人出版社的版本,五月十五日初版,六月五日已經五刷,暢銷程度可見一斑。但奇怪的是,這是一個譯本的轉譯本,而且原文就是中文! 作者「夏之炎」還在跋中說:

    以我這個只能用中文寫作的中國人來說,如果不曾得到編輯和翻譯者的幫助,這部小說恐怕無法見到天日,我在這裡謹致謝意。

作者向譯者致謝並不罕見,但只見譯本,未見原文就罕見了。尤其有趣的是這篇跋應該也是從日文本翻譯過來的(因為作者都說了,他只能用中文寫作),只是文中的翻譯者顯然不是指中文譯者,而是指日文譯者溝日榮。

為什麼會有這種奇特的現象呢? 因為這是一本高風險的政治小說,1976年寫的時候是未來小說,場景是毛澤東死後的中國;沒想到小說八月寫完,毛澤東居然在九月真的死了,作者只好改寫了一次。小說中的另一個預言是四人幫垮台,四人幫真的在十一月垮台,但作者說十一月翻譯已經完成,來不及改了,所以就在十一月發表,作者說這是「政治未來小說,結果變成了同時小說」。如果寫政治未來小說這麼有效,大家就趕快多寫幾本吧!

作者夏之炎當然是假名,他是從大陸到日本去了,但他母親和許多親戚都還在北京。為了避免牽連他們,他並沒有公布真名。他2009年在北京過世,人民日報發了訃聞,我才知道他本名林洲。有趣的是報導中稱他為旅日愛國華僑。訃聞中還把《北京最寒冷的冬天》當作他的主要作品來介紹,但隻字不提這本書的內容。甚至把書的出版年往前提早了一年,是因為這樣看起來比較像預言小說嗎?

林洲先生于1975年,出版了长篇小说《北京最寒冷的冬天》等十几部作品。第一部作品在日本发行量最大的杂志上连载并获得了当年的日本读者奖。同时译成11国文字在全球出版,也被美国《时代》杂志评为当年十佳书籍之一。

另一件讓人很好奇的事,就是林洲原來的中文小說底稿在哪?這本書第一次面世就是日譯本,所以大家都沒見過中文原稿。現在看到的中文本都是根據日譯本翻譯的版本。這種源頭就是譯本的事情,還真的頗為奇特。

反正作者是假名,就只寫譯者名字也罷
1977年五月好時年版本,譯者為胡水治

1977年五月聯合報版本

中文版是根據日文譯本翻譯的

2 則留言:

  1. 这个作者好像是归国华侨,后来又出去,他的关系不简单,似乎跟高层有一腿~

    回覆刪除
  2. 《人民日報》的訃告鏈接最近查看已是404狀態,找夏之炎的簡介,只找到日文版維基百科很短一則⋯⋯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