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4月1日 星期二

小劇場導師李曼瑰也得靠抄襲譯本

1964年三一劇藝社的《淘金夢》,未署名,即予同譯本

     日前在舊書店看到一套多冊劇本,看起來好像是劇場內部用的講義似的,裝訂簡單,每冊封面都只有劇名和 「三一劇藝社」發行,出版時間都是民國53年。三一劇藝社是李曼瑰(1907-1975)創立的。李曼瑰號稱是1970年代台灣小劇場教母,曾任教於南京戲劇專科學校,隨國民黨來台後,還當過國大代表和立法委員。1958年赴耶魯戲劇系研究,1960年回台創三一劇藝社,又擔任文化大學戲劇系主任,大力推動小劇場運動。那麼,他們用些誰翻譯的劇本呢? 其實這幾本沒有署名的譯本,都不是在台灣翻譯的。這本《淘金夢》是美國劇作家Arthur Miller的名作The Death of a Salesman,1949年首演,年代尷尬,似乎不會是大陸譯本。果然一查之下,是香港1951年的譯本,譯者為予同。


香港大公書局1951年出版的《淘金夢》,為予同所譯
    這個譯本的封面與英文首版一致,書名和譯者名是用毛筆字體書寫。 正文前有譯序,除介紹作品和作者之外,還有對於演出語言的建議:

...在中國,語言和文字儼然分庭抗禮,文字只是少數人傳達意思的工具,廣大的民眾只懂        得他們自己的方言。因此譯者認為本劇如要在中國演出,將全部對白改為各地方言,由編        導的人稍加斟酌,那末效果一定比國語來得大。這並不是說要遷就不懂國語的人,因為唯        有這樣,最能表達本書和作者的特性。

我查不到予同的背景,但有可能是南來文人,即1940年代從大陸避居香港人士。裡面只有少數用詞如「三文治」可以看出香港粵語特色。從譯序看來,應該是建議此劇若要在香港演出,得改為粵語才行,國語劇本只能讀不能演。對照1950年代的台灣,若要在台灣演出,豈不是得用台語才行?但這又犯了當局的語言大忌(戒嚴期間對於台語的控制很嚴格),因此這篇譯序當然是留不得的。
    這個譯本錯誤頗多,很多地方都連不起來,品質不佳。但李曼瑰在1964年也只能採用這個譯本,別無選擇。因為下一個譯本要到1970年才出現,即淡江現代戲劇譯叢的版本。這個系列由顏元叔和黃美序策畫,大多找研究生和講師來翻譯。這個譯本名為《推銷商之死》,譯者高徵榮即為淡江講師,未見其他譯作。這個譯本末頁有「本劇譯文承顏元叔先生審閱」字樣,不像《淘金夢》訛誤那麼多,但也頗多意義不明的地方。再過一年,1971年姚克的名譯本《推銷員之死》一出,高下立見。

予同譯本:

他是一個生存在幻境裡,穿漂亮的衣服,笑著周遊各地的人。但當人家開始不笑的時候,那可不得了,到了頭上出現幾點白斑,便宣告完結。沒有人會說他不好,一個售貨員總會做夢,孩子。這和他的職業一起俱來的。

高徵榮:


他是一個生活在半空中的人,靠著一個微笑與一雙擦亮的皮鞋謀生。當買主不回報一個微笑的時候--那麼地震要來了。然後你的帽子上沾上幾點汙泥,你就完了。誰也不能責備這個人的,一個推銷必須要有夢想,孩子。這種夢想是旅行旅出來的。

姚克:
他是個遠在天邊,仗著滿面春風和鞋兒光光的人。等到人家不把笑臉兒回敬你的時候--那就是天崩地塌的大禍來了。到那時候,你的帽子舊了,上面有了兩點油漬,你就算玩兒完了。誰都不會怪他。推銷員是非得要做夢的,孩子。這是跟著他的地盤兒來的。

1970年淡江大學出版高徵榮譯本


1971年香港今日世界出版的姚克譯本

   前兩個譯者沒什麼名氣,姚克卻是鼎鼎大名的劇作家。姚克(1905-1991)原名姚志伊,浙江人,有洋才子稱號,曾把魯迅小說譯成英文,也創作許多劇本,曾在耶魯戲劇系研究,又編劇又導演又教書。1949年避居香港,也教書,也編劇,也幫邵氏電影編劇。1968赴夏威夷,這個劇本的序就是寫於夏威夷。姚克還寫了頗長的序,說明他考慮的許多翻譯問題。如劇名:

(「推銷員之死」)五個字硬硼硼的不夠雅馴,其癥結當然全在推銷員三個字的粗俗和生硬。可是,如果將它譯的雅馴些,改為「行商之死」,或抽象些用一句現成的「醉生夢死」,和原劇名總覺得不很相稱。...這個劇本的英文原名本就不求高雅,作者似乎有意要用拙樸鄙俚的字面,這樣才能與劇本的內容契合無間。如果劇名取得典雅,它就顯得與針貶「美國的大幻夢」的主題太不調和了。所以,經過再三的考慮,我決意屏棄「醉生夢死」和「淘金夢」之類的劇名,寧可選取不雅馴的「推銷員之死」。

1983英若誠翻譯的推銷員之死在北京演出,由英若誠本人飾演主角威利

姚克譯本一出,這齣劇就定名了,以後的譯本都叫做《推銷員之死》。下一個中文譯本來頭更大。譯者是英若誠,台大外文系名師英千里之子,劇作家和演員,曾官拜對岸的文化部副部長。1983年的演出,Arthur Miller本人還指定由英若誠演出主角威利。所以1983年在北京首都劇場的演出,是Arthur Miller親自導演,英若誠翻譯劇本,英若誠主演。真是無法超越的明星組合。這一段英若誠的翻譯是這樣的:

他得一個人出去闖蕩,靠的是臉上的笑容和皮鞋擦得倍兒亮。可是只要人們對他沒有笑臉了--那就災難臨頭了。等到他帽子上再沾上油泥,那就完蛋了。可不敢怪罪這個人。推銷員就得靠做夢活著,孩子。幹這一行就得這樣。

1983年,英若誠到香港演出《推銷員之死》,香港話劇團的名導楊世彭曾在台大受教於英千里,於是到後台探望英若誠。英千里與英若誠父子1949年匆匆一別,竟從此不得相見,1993年英若誠才到台灣來掃墓,令人感慨。1992年楊世彭執導《推銷員之死》在台北國家戲劇院演出,就是用英若誠的譯本,由李立群演出主角威利。

台灣還有一個譯本,是1989年台大外文系的張靜二教授所譯,附在他的《亞瑟米勒的戲劇研究》一書中。他這段是這樣翻譯的:

他這種人生活在半空中,靠著的是笑容和光亮的皮鞋。只要人家不報以笑容--那就天崩地裂了。然後,一旦帽子上頭沾了幾點污漬,就完了。誰也不好怪罪這個人。推銷員本來就是非做夢不可的,孩子。他的夢是跟著地盤來的。

中規中矩,四平八穩。但看起來最口語而宜於演出的,還是姚克和英若誠這兩個劇場中人的譯本。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