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4月19日 星期五

教改必讀--夏山學校



「父母不能了解學校裡書本教育是多不重要。小孩和大人一樣,只學得會他們喜歡學的東西。所有的獎品、分數和考試都妨礙正常性格的發展。只有書呆子才主張唯一的教育是從書上得來的。…對大多數的少年學生而言,學校課程不過是在浪費時間、精力和耐心,它剝奪孩子們玩耍的權利,造出一批小老頭來。
     當我在師範學院或大學裡對學生講課時,我常常對這些滿腹無用知識的青年男女的幼稚感到驚訝。他們知道的很多,辯論學對答如流,古文出口成章。但他們對人生的看法卻幼稚如嬰兒。」
                                   A.S. 尼爾,Summerhill (1960)


「今日台灣的教育,因種種特殊原因,發展得十分畸形,升學競爭造成的惡性補習等等,使千萬學童身心得不到應有的適當發展而受苦良深。但願尼爾這本書能帶給我們一些警惕與啟示。譯者僅將它獻給負責栽培下一代的教育界同志和為孩子著想的家長。」
                                         
王克難,1965年於紐約

1984年遠景將此書收入大眾心理學叢書重新出版


   引文是夏山學校》的譯者王克難女士,於1965年在紐約寫的譯序。王克難是北一女台大外文系畢業,在那個初中還要考試的年代,想必對於補習考試有深刻的體驗。這時她到紐約念社會學碩士,看到居然有人提倡「小孩不想上課就不必進教室」、「學生自己決定給不守規矩的同學什麼懲罰」,簡直匪夷所思,自言「感動到流淚」,立刻寫信給作者尼爾(A. S. Neil)徵詢翻譯許可,花了兩個星期日以繼夜把Summerhill: A Radical Approach to Child Rearing(1960)一書翻譯成中文,在外文系老師何欣的協助之下,由立志出版社出版,書名《愛的學校兒童教育新法》。


1960年 Summerhill  初版封面



立志出版社1965年版本,書名為「愛的學校:兒童教育新法」


書背有譯者簡介。封面由畫家龍思良設計。

    夏山學校是蘇格蘭教師尼爾於1921年創辦的實驗學校,一開始在歐洲,1924年遷到英國,學校命名為Summerhill(夏山),一開始只有五個學生。學生全數住校,主張學生自治、自由選擇上課和考試。每星期開學生全體大會,決定生活規則。學校現在仍在經營,尼爾1975年過世之後,由遺孀尼爾夫人繼續主持校務,1985年夫人過世,由女兒繼續經營。夏山學校主張給學生絕對的自由,常常引起爭議,尤其是說髒話、吸菸、性愛等敏感議題,因此在1950年代曾遇到經營困難。但1960年尼爾出版了Summerhill一書之後,符合六O年代反權威的時代精神,在美國立刻成為暢銷書,也出版了日文譯本;許多美國父母、日本父母千里迢迢把小孩送去夏山就讀,至今仍是體制外學校的標竿。1968年美國的瑟谷學校(Sudbery Valley School)成立,許多精神都是仿效夏山,中文版《瑟谷傳奇》也直接在標題上加上「美國的夏山學校」,可見夏山之名已成為另類教育的同義詞。1990年台灣的第一所體制外學校「森林小學」,也深受夏山影響,還曾經請夏山的老師到台灣辦座談會。


1993年夏山學校照片


  但中文的《夏山學校》卻像是一顆埋了二十年才發芽的種子。當年的《愛的學校》出版兩個月後,立志出版社遭到火災,只印了一次就絕版了。不過這本書還是感動了許多國內的教育人,包括當時在大學讀教育的王榮文、當時在小學任教的張水金、推動森林小學的小學老師陳清枝等人。王榮文後來成了出版人,張水金成了兒文作家和教育部官員,這個種子在20年後終於找到契機發芽。1984年,王榮文在「大眾心理學全集」書系內收入此書,重新出版,書名改為《夏山學校》。當時住在德州的王克難也寫了一篇「重版再序」,回憶當年出書經過,並說明夏山學校的創辦人尼爾已於1973年過世,但學校仍在,「尼爾的愛心長在」。因距離初版已近二十年,因此由張水金校閱一遍,更加完整。這次出版遠比二十年前成功,也許是社會時機成熟,教改聲音漸起,再版多次,到1991年達到31版,夏山從此深植人心,成為許多教改人士的夢土。2003年又出了遠流版的二十週年紀念新版,副標題改為「實踐自由發展, 見證愛的教育。

相關書籍也出了很多,如《尼爾與夏山學校》、《夏山學校見聞》、《我的夏山日記》、《成長在夏山》、《夏山學校評析》、《夏山學校生活》、《開放式幼兒活動設計: 夏山學校對我國幼教的啟示》等等,其中有綜合編譯作品、從日文或英文翻譯的個人經驗、教育研究者的論文等等。另一本在台灣也非常暢銷的《窗邊的小荳荳》,書中的巴校長也是去參觀了夏山學校之後,回日本創辦了巴學員。在這些實際的學校經驗之外,我小時候很喜歡的一套《淘氣的麗莎》(The Naughtiest Girl,李祥亭譯,水牛),書中描述的學校也是以夏山學校為藍本。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