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上的版本是1968年台北的大中國圖書公司版本,譯者署名胡鳴天,初版是1954年。其實這是章鐸聲1947年的譯本,上海春明出版社出版。章鐸聲譯本在國家圖書館和台灣分館都有藏書,因此很早就破了案。但即使台灣就有原譯本,各書目和台灣匯文網(國科會人文學中心補助)的資料都仍舊登錄譯者為胡鳴天。其實只要借出書來一翻即知。

譯者章鐸聲生平不詳。但已知他譯的孤兒歷險記(湯姆歷險記)和頑童流浪記都在台灣印行多次,譯者署名皆用假名,像大中國出版這兩本書時也都署名"胡鳴天"。不過,同樣署名胡鳴天的小婦人卻不是章鐸聲譯的,而是林俊千的版本,一樣是上海春明出的。
既然已知"胡鳴天"是莫須有的譯者,這些舊書到底有沒有價值呢?我也不知道。不過,也許就像印錯的郵票或鈔票一樣有其特殊價值,譯者名字造假的舊書,說不定有一天也會有其特殊的價值,至少見證了戒嚴時期下台灣翻譯文學的一頁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