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4月23日 星期二

欣見楊照的老人與海新譯本,可是...


         前幾天在書店看到小說家楊照翻譯的老人與海,十分欣喜,立刻買回家拜讀。以學術語言來說,作家是否從事翻譯,可以看出翻譯在一個文化系統中的位置。若很多作家翻譯,表示翻譯位於文化系統的中心位置;反之,則表示翻譯位於邊陲。舉例來說,五四作家幾乎個個都有翻譯作品,表示翻譯在當時相當重要。我的欣喜,自然是因為看到作家參與翻譯。
       但這份欣喜之情,在看到譯後記時,卻轉為錯愕了。楊照先說了翻譯這第一本譯作的因緣,是因為出版社希望出版海明威講堂時,可以一併出版新譯。楊照說:

我的第一個反應是,在張愛玲和余光中之後重譯老人與海?給自己找麻煩!但如此想過之後,冷靜下來的第二個反應是:老人與海需要有,可以有一個新譯本嗎? 客觀地評估,答案絕對是肯定的。(頁153)

這段話頗令人意外,意思是老人與海在張愛玲和余光中之後,就沒有其他譯本了嗎? 其實這本書名氣大,篇幅不長,語言並不特別困難,譯本眾多。比較有名的,台灣至少有宋碧雲和羅珞珈譯本,大陸則有海觀,吳勞等。難道是楊照不知道有其他譯本的存在嗎?
非也,因為楊照在下一段就說:

理由很簡單:目前在書市流通,一般讀者會讀到的中譯老人與海,都不是張愛玲或余光中翻譯的。

可見楊照也知道書市上有很多譯本。那上段的"可以有一個新譯本嗎"是怎麼回事?還是說,楊照的意思是"可以有一個好的新譯本嗎?"  所以這是說別的譯本都不值一顧嗎? 而且,市面上的很多譯本真的不是張愛玲的嗎?張愛玲的版本至少有下列25種翻印本:


1956       「凌雲」《老人與海》(臺北:旋風出版社)
1957       「凌雲」《老人與海》(臺北:臺北書局)             
1958       「陳中平」《老人與海》(臺南:大夏出版社)                  
1959       「凌雲」《老人與海》(臺南:經緯書局)             
1961       「呂津惠」《老人與海》(高雄:大眾書局)
1962       未署名《老人與海》(臺南:大東出版社)           
1968       萬因愷《老人與海》(臺北:文友書局           
1970       萬因愷《老人與海》(臺北:臺北出版社)             
1970       未署名《老人與海》(臺中:一善出版社)
1972       「蔡美美」《老人與海》(桃園:雷鳴書局)          
1972       「蔣伯川」《老人與海》(臺北:國際文化事業公司)      
1973       施品山」《老人與海》(臺南:北一出版社)         
1973       尚適」《老人與海》(臺中:義士書局)                
1974       未署名《老人與海》(臺中:青山出版社)
1975      未署名《老人與海》(臺中:普天出版社)
1975       未署名《老人與海》(臺北:正文書局)           
1978       「張太希」《老人與海》(臺北:正文書局)       
1978       未署名《老人與海》(臺南:莊家出版社)
1979       未署名《老人與海》(臺南:利大出版社)         
1979       未署名《老人與海》(臺北:偉文圖書公司)
1980       未署名《老人與海》(臺北:喜美出版社)
1981       「周庭立」《老人與海》(臺北:輔心書局)    
1986       未署名《老人與海》(臺北:自華書店)
1987       未署名《老人與海》(臺北:彩虹出版社)
N.D.       未署名《老人與海》(臺南:標準書局)
N.D.         「凌雲」《老人與海》(臺北:文光圖書公司)



(研究生何明憲整理)


   楊照就這麼有把握,書市上的譯本不是張愛玲的?我們目前譯本只收集到戒嚴時期,說不定還有更多張版在外流傳。楊照接著說他有把握"應該譯得比市面上其他版本來得好些",也許正是跟張愛玲比較呢。他的理由是:他研究過海明威(這是譯者的基本責任吧);多年來持續看球,看拳,而絕大部分譯者不看球,不看拳(請問楊照有問過宋碧雲或吳勞或海觀看不看球,看不看拳嗎?真是躺著也中槍。)
    最後楊照說,半個世紀來(從張愛玲和余光中譯本出現以來),台灣中文變化很大,使得張余二人的"部分詞語及句式,會產生並非源自原文的距離感。"說白話一點,就是這兩個譯本過時了。這段話有兩個問題。第一,台灣在張余兩人之後一直有新譯本。難道宋碧雲用的不是台灣的中文? 第二,張余譯本之所以過時,主要是因為翻譯規範轉變的關係。從一九四零年代開始,中國翻譯界盛行直譯,張余兩人都偏於直譯。現在沒有人那麼直譯了,就覺得看不習慣,倒不完全是語言的關係。
     寫了這麼多,其實心情很複雜。既高興多一個作家來翻譯(表示翻譯稍稍從邊陲往中央移動),又發現台灣這麼重要的文人對於翻譯的認識其實相當粗疏空泛,行文間有許多印象式的評論,對其他譯者的貢獻有失公允,令人失望。


7 則留言:

  1. 個人在4/21參加了楊照在紀州庵舉辦的新書發表會,根據會上楊照說法,他認為張愛玲、宋碧雲的譯本修辭太過華麗,海明威的原文用的是很簡單的英文,楊照認為自己所選擇的翻譯方式比較貼近海明威原作風格的"冷硬"風格。另外,余氏譯本,楊照則認為有許多地方主詞有誤。以上是轉述當天聽到的說法,礙於個人能力,無從比較原文及眾譯本,但只憑譯後記就下論斷,似乎也略欠妥當?

    回覆刪除
  2. 謝謝您的訊息。我完全沒有批評楊照的翻譯,只是純粹就他的譯後記提出一些看法,就教於大家。

    回覆刪除
  3. 您好:想請教關於宋碧雲譯本的問題,不論是讀錢德勒的《漫長的告別》,還是讀《百年孤寂》,多感覺她的翻譯生硬、一眼就能讀出原文的句法,相較於喬志高翻譯《大亨小傳》時的流暢,兩者皆偏向古典式的翻譯,卻能見高低之別。這僅是我個人的看法,想藉此請教是否真是如此?究竟該如何看待她的翻譯?《百年孤寂》還有沒有更好的譯本? 謝謝!

    回覆刪除
    回覆
    1. 謝謝。不知"古典式的翻譯"何指?宋碧雲的翻譯作品很多,大都中規中矩,是比較貼近原文,多少也受限於當時(1970-1980年代)的翻譯規範。現在看張愛玲的翻譯,也會覺得太貼原文。喬志高的大亨小傳是異數,才氣縱橫,就像趙元任的阿麗思漫遊奇境,或是傅東華的飄一樣,可遇而不可求,一般譯者不能跟他們比,也學不來。宋碧雲的中文的確沒有那麼出色,但品質一般不差,算是中上;不至於讓人讀不下去,但遇到高手時就不免有點遜色,像是她的浮華世界就沒有楊必的名利場那麼潑辣尖酸。百年孤寂我好久沒看了,我再研究研究。

      刪除
  4. 序拔不同於學術論文,即便是學術論文的文獻回顧或引證,也非鉅細靡遺的一網打盡,大師或經點即可。寫一篇哲學的文章不需要引據弗瑞的哲學概論吧;寫道教的論文不需要引據李約瑟的論點吧~~

    回覆刪除
  5. 我想版主並沒有要批評楊照先生的意思,只是認為每一個階段的翻譯規範與譯者都應該被尊重....

    回覆刪除
    回覆
    1. 的確如此。不過也許我在學院久了,以為翻譯規範(translation norms)的概念是常識,其實一般讀者可能沒有這麼了解這個描述翻譯研究(DTS)的術語,所以容易招人誤解。

      刪除